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房产关注 > 正文

以创新之力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
2021-03-30 11:38:41   来源:人民日报   评论:0 点击:

  在北京首钢园内,无人驾驶巴士为观众游览观展提供代步服务。贺路启摄(影像中国)  群明湖和首钢滑雪大跳台远景。本报记者 孟祥麟摄...

\

  在北京首钢园内,无人驾驶巴士为观众游览观展提供代步服务。贺路启摄(影像中国)

\

  群明湖和首钢滑雪大跳台远景。本报记者 孟祥麟摄

  核心阅读

  从天安门沿长安街西行18公里,首钢园区内,高炉林立,厂房犹在,而铁花不再四溅,风机不再轰鸣。秀池、群明湖波光潋滟,景观步道交错延伸,首钢滑雪大跳台、“四块冰”冬训中心、西十冬奥广场等相关冬奥设施分布园区内……一幅工业遗存与现代元素、历史沉淀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画卷铺展在眼前,讲述着首钢借助冬奥契机实现转型的故事。

  改造升级——

  与冬奥深度融合

  始建于1919年的首钢,在新中国成立后,创造了钢铁冶金业的辉煌。北京夏季奥运会申办成功后,根据首都发展的需要,首钢开启了“大搬迁”。2010年底,伴随着钢厂炉火熄灭,这片喧嚣的热土一时沉寂下来;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首钢园区的转型改造迎来新的机遇……

  从2014年走出校园,到成为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的建筑设计师,周婷参与见证了首钢园的改造进程。“北京的城市更新,赋予首钢新的功能和定位。”谈及转型思路,周婷表示,“我们在保留工业区原有肌理脉络的同时,融合新元素、新功能,在延续素颜工业之美的同时,以创新之力赋予这片工业遗存新的价值。”

  作为首钢园区首个改造项目,原为炼铁原料区的西十筒仓,如今已成为北京冬奥组委的“家”。外部保持原貌,内部焕然一新。在冬奥组委一期入驻的5号、6号筒仓,设计师在筒壁上镂空雕出一排排圆孔,成为富有灵动气息的“窗棂”,自然光线通过大小不一的采光洞和中庭透入办公区;原本上下贯通的内部空间被分割为6层,灵活的户型分割和开放格局,让空间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在这片经过创意改造的现代化办公区内,筒仓、料仓、联合泵站等工业建筑风貌留存,火车头、料斗、裸露的钢架等,似乎仍在讲述着火热的生产岁月。

  老工业厂房被改造成为冰壶、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冰球等国家冬季项目训练基地。这里被称为“四块冰”的“工业特色冰雪场馆”,在保留柱子、天车梁和剪刀撑等工业印记的同时,将体量巨大的空间进行了“切分”和再利用。

  首钢滑雪大跳台依傍钢厂原有的循环水晾水池群明湖而建,在湖水的倒映下,美不胜收……据悉,2022年冬奥会期间,这里将产生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单板滑雪大跳台共4枚金牌。

  曾经的“功勋高炉”3号高炉,如今变身多功能秀场;原先作为高炉工艺冷却水晾水池的秀池,如今“一池三用”,在地面部分保留景观水池的同时,地下部分被改造为车库和水下展厅;曾经的三高炉空压站、返焦返矿仓、低压配电室、N3—18转运站等工业建筑,被改建成工业风酒店……

  在首钢园,改造后的办公区场馆引入了太阳能光纤照明、光伏发电、无负压供水、雨水收集再利用等节能技术,景观步道上铺的再生透水砖,由园区拆除的建筑垃圾烧制而成,点滴间融入绿色办奥理念。

  在周婷看来,“冬奥会如同一个巨大引擎,带动了首钢园区的快速发展。首钢园的改造升级也为世界贡献了一个工业遗存转型与奥运深度融合、城市更新与奥运紧密相连的生动案例”。

  转型路上——

  首钢人华丽转身

  制冰、扫冰、打点、修冰,与冰打交道4年,首钢园制冰团队成员刘博强乐在其中……1996年进入首钢的他,当过轧钢工、焊工、维检工,厂区停产搬迁后他留守下来;2017年初,看到公司贴出“制冰扫冰培训通知”后,他第一个报名参加。

  2018年夏天,随着“四块冰”正式投入使用,刘博强开始了冰壶馆维护的相关工作。他见缝插针跟来自其他国家的制冰师学习技术,反复锤炼本领,从只能打下手、根本无法上冰,到后来获得国际顶级制冰师的肯定。“单就冰壶制冰技术来说,全世界能做好的不超过20人。我的梦想是以中国工匠的身份跻身其中。”

  刘博强所在的首钢制冰团队除常年服务保障国家队在“四块冰”的日常训练外,近年来还出色完成了短道速滑精英赛、女子冰球世锦赛、冰壶世界杯等国际国内赛事的制冰工作,在实战中经受了考验。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他们期待着服务冬奥会,制好每一块冰,贡献自己的力量。

  姜金玉1995年进入首钢,曾是一名天车司机。天车是钢铁厂必不可少的大型起重设备,横架于车间、仓库半空,主要用于钢渣、钢水、钢坯、铁水等吊运工作。“当时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的工作就在起重机上了,只要保证安全生产、埋头做事就好。”然而,随着首钢的转型,2016年3月,姜金玉的工作从“空中”转移到地面,她成为首钢园区服务公司冬奥物业事业部的一名讲解员。

  “欢迎来到首钢冬奥组委办公区”“我们通过保留工业遗存整体框架、内部改造换新的原则实现了华丽转身”……姜金玉向公众介绍冬奥组委办公区、首钢发展历程以及这里发生的转型故事。“以前的工作是独立操作,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如今必须与人交流,一度因为心理紧张担心难以胜任这份工作,现在我非常自信。”一晃5年,姜金玉对外讲解2600多场,接待国内外来访者5万多名,与首钢一同走过艰难的转型……

  “现在的首钢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工作环境棒极了。”法籍专家艾璐2018年初加入北京冬奥组委,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工业遗存实现了卓有成效的改造,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钢厂的转型,原来的钢厂职工也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

  创新驱动——

  催生新型产业生态

  从国际冰联冰球女子世锦赛,到世界壶联冰壶世界杯总决赛;从2019沸雪北京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一系列国际赛事和活动在此举办。

  在参观首钢园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通过保护性改造,首钢工业园区将老厂房、高炉等工业建筑变成体育、休闲设施,让工业遗存重焕生机。“这个做法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佳的示范意义。”

  传统工业与新兴科技在首钢园碰撞出火花。据介绍,首钢正致力于引导创新驱动发展,聚焦“体育+”、数字智能、文化创意、城市科技服务等产业,构建与消费升级、智慧场景、绿色金融服务相关联的新型产业生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等。目前,5G、自动驾驶等多项前沿科技示范应用已在首钢园内开展,多种无人驾驶车、机器人成功入园测试。

  “首钢老厂区的蜕变刚刚开始,它是年轻、富有活力的。”在周婷看来,目前首钢园区仍有广阔的空间尚待开发。

  据介绍,以服务保障冬奥会为契机,首钢园将高质量推进开发建设工作,带动区域环境面貌、重大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到2035年左右,努力建成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本版制图:沈亦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故宫周边院落启动申请式退租
下一篇:深圳向炒房说不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