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生态旅游 > 正文

习覃:探寻山水、人和城市的和谐相处之道(图)
2021-09-15 15:59:52   来源:中国网   评论:0 点击:

【点睛】在习覃看来,彭家寨需要探寻的,不仅仅是保护的路径,而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原生态的山水、原生态的建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
【点睛】在习覃看来,彭家寨需要探寻的,不仅仅是保护的路径,而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原生态的山水、原生态的建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的路径,是与其共生共存的人们同时获得经济和精神上双重满足的路径。

 

武陵山脉横亘延伸,在宣恩县境内造就了山水相依、景色旖旎的美景。这既是大自然的笔墨丹青,却也难免成为他人眼里的千篇一律。如何在寻常中找到不寻常的发展道路,这正是10年来习覃一直专注的事业。

“宣恩区域位置突出,生态环境好,民族文化丰富、历史底蕴深厚,如何让这些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换成实际价值?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条道路。”习覃认为,“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给宣恩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宣恩依山靠水、向内发力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宣恩的中国土家泛博物馆项目,正是“两山”转化过程中非常有力的探索。”

 

 

习覃提到的中国土家泛博物馆项目,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它曾一直静默在武陵山北麓、酉水河支流的龙潭河畔。寨子里各户居住的土家族吊脚楼,布局集中,都保持着建筑初期的原状,是目前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传统聚落之一,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于2013年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建筑学家眼里,彭家寨的一栋栋房屋是无价之宝,它们凝聚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智慧,也体现了土家族人的精神信仰,一拨又一拨的学者来此参观、研学。而在彭家寨的老百姓眼里,这一栋栋房屋则是“无价之物”。因为是国宝的缘故,这些房屋不能改建、不能翻修,其他村里早就司空见惯的平房和洋楼,在彭家寨不见踪影。加上木头房子年久失修,防火、防潮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这让负责文物保护的属地政府、主管部门在面对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时头疼不已。

“如果彭家寨还是在以前的老路上,为了保护而保护,不去考虑当地居民的居住问题、收入问题和发展问题,这样的保护就会难以持续。”习覃介绍道。

在习覃看来,彭家寨需要探寻的,不仅仅是保护的路径,而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原生态的山水、原生态的建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的路径,是与其共生共存的人们同时获得经济和精神上双重满足的路径。就彭家寨而言,其建筑、其居民的生活状态本身就是最珍贵的产品,也是最值得向市场寻求价值的资源,更是这条路径中最有力的支撑。

在充分的调研、论证和考察后,宣恩县跳出传统的保护形态,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李保峰教授团队以及一批优秀专家学者将以彭家寨为核心的周边土家村寨进行整体规划,实现彭家寨的“活化”,意图将彭家寨的山、水、田、土、树林、民居、建筑、民族文化甚至牲畜有机糅合在一起,让生活其中的群众向世人演绎他们返璞归真、干净纯粹的田园生活和传统文化,进而引发更多的关注和共鸣。以彭家寨为核心的“两山”转化实践由此昂首阔步,高歌猛进。

 

 

2018年以来,彭家寨先后两次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陆续建成游客集散中心、地标式建筑摩霄楼、国际研学营、耍耍街等旅游要素供给,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游客广泛关注。这在彭家寨的历史上、甚至在整个土家吊脚楼村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前无古人,绝无仅有。

另外一个典型案例是宣恩的城镇化建设。早在精准脱贫攻坚战时期,宣恩就立足城乡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借助易地扶贫搬迁,在全州大胆开创了一条以集中安置为主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宣恩县山大人稀,交通不便,无论是基础设施条件还是信息化程度,都远远落后于时代平均发展速度。“我们借助了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在全县建成56个集中安置点,3万多群众离开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投入巨大的大山深处,来到中心村或集镇。”习覃介绍说。伴随着安置点建设的,还有配套的社区服务、卫生室、幼儿园、学校和扶贫工厂。搬迁到安置点的贫困群众,也因此换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只此一举,全县9个乡镇集镇面积扩大13.7%,全县城镇化率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除了乡镇在加快城镇化进程,宣恩县城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

宣恩县城城区面积不大,离州府恩施很近,高速车程只需30分钟。宣恩城内,贡水河碧波荡漾,穿城而过,翠叠山绿树成荫,景色怡人。结合县城的区位和内涵,宣恩县提炼出了“仙山贡水·浪漫宣恩”的城市口号,并计划以县城核心区为中心,打造一个全开放式的国家4A级景区——仙山贡水旅游区。

在县城核心区打造开放式景区,这在全国并不是首创,但在湖北省、乃至恩施州绝对是新鲜事物。这意味着,城市的建设要满足景区的功能,山水的维护要符合景区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县城的居民,不仅仅是城市的主体,更要成为景区的一员。这不仅仅对景区创建者水平的测试,更是对城市治理者能力的考验。

景区创建之初,宣恩县委、县政府就充分借鉴了彭家寨高规格、高水平的规划标准和规划团队,对景区内每一个项目都精心打磨,让景区建设充分融入城市功能系统,同时也为城市功能系统增添更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惹溪街,原本是贡水河边一条宵夜的普通小巷,因为背街临河、烟火气十足,每天晚上人声鼎沸。为配合仙山贡水旅游区的建设,县政府决定对其实施改造,沿街设置了游客中心、观景平台、门楼,配套建设了广场、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及桥梁,原本的夜宵街一夜成为集美食、休闲、民俗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公共设施更完善,旅游业态更丰富,环境好了,生意好了,心情自然也就好了。

习覃说,“景区和城市互相依存相互促进,整个仙山贡水旅游区就能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同时,把每一个建筑、每一个景观都放在居民和游客两种角度进行关照,深入探讨它们对人产生的发酵性影响,也就能让景观和城市更加多元、更加饱满。”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恩县希望能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到符合宣恩实际、可以普遍借鉴的范式:既能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愿景,又能达到县域治理“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目标。

 

 

“在‘十四五’关键时期,宣恩要有跨越式发展,就要找准核心要素。”习覃说,“我们正在试图着力解决欠发达地区‘要素不足’和‘要素沉睡’的矛盾,用超常规的,但又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把这些要素撬动、激活。”

习覃认为第一个核心的要素是人才。通过借鉴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大胆开创具有宣恩特色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是吸引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回流。二是要吸引在外创业有成的人才回流。“目前,在宣恩易地搬迁安置点内,县籍人才返乡创业的占比55.78%。回乡反哺正在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习覃认为第二个核心要素是土地。“全国正在进行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及优化政策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深刻认识到其中的巨大潜力。宣恩这么多年在易地搬迁、农村建设用地一户多宅和闲置建设用地的清理过程中积蓄的能量,都将在下一阶段集中爆发,可以让宣恩在保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实现集约化发展。”

对于已经搬迁的贫困户来说,尽管他们的土地还在,但因为居住地的改变而与土地发生了割裂,以前靠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农民不得不依靠市场选择流转、租赁来获得土地收益。而政府要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培育这样的市场和市场主体,有效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将原有分散的土地相对集中,也可以更好的实现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农业。

习覃认为第三个核心要素是资金。没有资金,所有的构想都是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宣恩县财政收入以转移支付为主,税源有限。只能通过国有企业平台公司撬动社会资本、带动民间投资。财政预算投资的短板一旦由国有企业承接,国有资本资产将被全面盘活。民营企业则能轻装上阵,充分发挥其机动性、灵活性的优势,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全面共生、百花竞放的良好局面。

 

 

无论是彭家寨景区建设,还是县城4A级开放式景区创建,无论是易地扶贫搬迁,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山水、人和城市这三大要素。“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山水、人和城市之间找到他们和谐相处之道,让宣恩的未来,景就是城,城就是景,人在城中即在景中。”习覃这样说道。(冷竹 小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邵爱华:保护彭家寨的意义不亚于保护布达拉宫
下一篇:中秋假期北京最热门 亲子游火爆跨省游仅15%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