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这里的街头“电子眼”不再一设了之
2021-07-09 10:55:29   来源:法治日报   评论:0 点击:

 这里的街头电子眼不再一设了之  贵州六盘水首创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机制调查  调查动机  近年来,关于电子警察的设置一直饱受争议,...
 这里的街头“电子眼”不再一设了之

  贵州六盘水首创“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机制调查

  调查动机

  近年来,关于“电子警察”的设置一直饱受争议,更有主流媒体刊发《沦为罚款机器的“电子警察”背离了初衷》的评论员文章。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也提出了“防止滥设滥用‘电子警察’的建议”。

  关于“电子警察”,支持的一方认为,该举措是对城市管理执法手段的有益补充,是对违法行为的即时记录及对潜在违法行为的震慑。而持质疑意见的一方则认为,“电子警察”的设置是执法者的单方行为,并未充分听取民众意见,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很多设置已经与现实脱节,成为“罚款机器”。

  前不久,《法治日报》记者得知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安机关在全国首创推行“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机制,“电子警察”设置得合不合理,要不要停用,都由群众说了算。于是,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一台设置在小学门口3年之久的“电子警察”终被停用。

  3年前,为了确保学生上下学时的安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第一小学门口正式设置“电子警察”抓拍系统。该“电子警察”启用的前几个月,每个月抓拍量均在800条以上。

  3年后,该“电子警察”每月抓拍量降至100条以下。水城区公安交警部门根据今年5月17日出台的《水城区公安局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办法》,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群众的建议意见后,于今年6月将该“电子警察”停用,得到学校师生及家长们的拍手称赞。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来到第一小学门口看到,附近的“电子警察”已被撤掉,取而代之的是:在经信局路口穿越到一小门口路段安装了红绿灯,实行人车分离;加上很多驾驶员已基本养成斑马线礼让行人的良好习惯,现场车辆行驶畅通,井然有序。

  据了解,“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机制是六盘水市政法系统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全过程,深刻吸取有关地方经验教训,突出民意导向、问题导向,积极正面回应群众对“电子警察”设置后存在的“热点”“焦点”问题,实现“让民意领跑警务,让警务保障民生”的一项创新之举。

  善于换位思考 细算“民生账”

  站在第一小学大门路口,水城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杨成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该“电子警察”设置后,一开始受到群众的欢迎,后来随着时间推移,驾驶员斑马线礼让行人良好习惯的养成,就出现了一些投诉。

  “投诉主要集中在,由于不礼让行人会被抓拍,一些驾驶员行经该路段时应当通过而不敢通过,造成车辆缓行导致通行率下降。后来,我们广泛征求代表委员、群众的建议意见,大家都认为应停用‘电子警察’、增设红绿灯。”杨成江说,这样既确保了学生安全,也保障了车辆通行畅通。

  其实,在评估机制出台后,通过广泛征求民众建议意见,并切实进行整改的事例还有很多。水城区公安局针对辖区内“电子警察”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务实管用、是否方便出行等问题,在贵州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三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走进街头巷尾,对临街商铺、机动车驾驶员、居民住户、学校师生等进行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1200余份、收集合理意见建议22条。

  同时,水城区还从中心城区425个电子监控设备中,累计排查出抓拍违法数据最多的10个“电子警察”设备,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10条;对中心城区26条主要道路标志标线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21处。

  杨成江举例说,违法抓拍前10个“电子警察”中,水城大道与红桥东路路口,同一方向(西至东)视线内两个灯杆,两个信号灯容易造成驾驶员视觉混淆,路面停止线、分道线施划不规范,造成压线、闯红灯违法较多。在听取群众意见基础上,交警部门进行了整改,对该路口停止用“电子警察”进行违法取证,调整信号灯角度,重新施划标线。

  “21处标志标牌排查出的问题主要是标线、标牌长时间未维护,存在不清晰、损毁、缺失等情况,已经在整改中。”杨成江说。

  “目前,建立‘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制度迫在眉睫,一定要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推动公安机关完成试点工作。”省纪委省监委调研法规室副主任、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三指导组副组长王剑波表示,执法机关在制定、出台政策法规,尤其是关乎群众“衣食住行”切身利益的规定时,要时刻关心关注群众的“用户体验”,善于换位思考,广泛深入地听取群众意见,自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地把群众意见用在改进工作中,用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上,以更加科学合理、有人情有温度的执法方式赢得人民认可、群众满意。

  与时俱进整改 细算“发展账”

  水城区双水小广场片区,2000年左右开始修建,为水城区商贸核心区。该片区主要是居民自建房,小区常住人口2048户,固定加流动人口约1.2万人,商铺760余个。

  商铺多、人员流动量大,为有效预防事故,规范群众停车秩序,防止乱停乱放现象发生,水城区在该片区共安装了25个违法停车抓拍“电子警察”设备。

  这么多的“电子警察”,加上路面停车位本来就不足,满足不了消费者及商户的停车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营、消费水平,引发一些商户和消费者的不满。有群众提出:“电子警察”不能沦为罚款的机器,设置“电子警察”还要考虑到保安全、保畅通的目的。

  对此,水城区公安局政委谢盛良深有感触地说,“电子警察”的设置确实能够起到震慑作用,但一味地强调执法,又将间接导致民营经济和“夜摊经济”发展迟滞。为此,通过实地走访商户群众,我们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了执法方式,实现了交通执法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据介绍,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水城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办法的相关要求,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群众、商铺经营者等代表开展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经过走访、问卷调查及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应最大限度地增加小广场商贸区路面停车位,并设置车辆单向通行双向停车机制。

  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基础上,最终经整改,在小广场商贸区等道路实行单向通行双向停车,并在实施单向通行的道路路面增加停车位约300个,同时在小山路、明硐路实行夜间22:00至6:00错时停车的制度。

  采访期间,该片区一家大型超市老板给《法治日报》记者算了一笔细账:“按每辆车带来3人计算,新措施每天可以为小区增加至少四五千人的流量,在缓解小区居民出行和商贸活动停车难问题的同时,也可以给我们商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敢于担当自查 细算“平安账”

  今年以来,不少大货车驾驶员反映:水城大道与红桥东路路口存在“被动违法”现象——由北向南方向右转红绿灯设置不合理,易误导车辆驾驶员在直行车道上右转从而造成交通违法。

  情况是否属实?今年6月,水城区公安局邀请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共计26人,共同来到水城大道与红桥东路边,请大家现场勘察,亲眼验证。

  将近两个多小时的现场勘察中,受邀代表群众发现,确实存在因为红绿灯设置不合理、车道分道线不清楚、停止线不清晰等情况造成了驾驶员“被动违法”。而后,水城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立即对该路口交通配套设施进行了彻底整改,这种担当有为、敢于自查整改的精神,也得到了驾驶员和群众的普遍赞誉。

  采访期间,《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机制出台后,水城区公安局还积极加强与城建规划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对损毁、缺失的交通标志维修和补充4处,对被覆盖、磨损的交通标线进行规范施划补齐7处。

  同时,结合公安部“12项便民措施”,针对7个路段白天车流量大而无法停车的实际情况,推行错时停车并新增停车位、完善信号灯设置。

  据统计,“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机制实施以来,水城区发生小剐擦交通事故明显减少、求助挪车电话显著下降,6月份全区发生交通事故比5月份下降59%。其中,小广场商贸区5月份发生交通事故28起,整改后6月份发生交通事故9起。

  面对群众关切的“热点”“敏感”问题不回避、不推诿,而选择积极应对,走访了解,及时整改,“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机制的出台,仅是六盘水政法系统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结合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为切实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落到实处,六盘水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政法服务,集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56项。深化运行全国首家“天平先锋诉讼快车”,通过将办案程序变繁为简、司法变冷为暖、效率变慢为快的方式,创造了案均诉讼周期3.7天的纪录。纵深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政法干警常态化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寨”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415个,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六盘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谦表示,下一步,六盘水市政法系统将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电子警察”设置后评估机制,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障民生结合起来,着力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为平安六盘水、法治六盘水建设奠定更加坚实根基。(记者 王家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杞麓湖污染治理弄虚作假 云南追责问责6个单位29名干部
下一篇:北京: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且应受罚的个人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