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网友爆料 > 正文

未成年网民达1.83亿 孩子们能安全“触网”吗?
2022-06-01 15:27:14   来源:新京报   评论:0 点击: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触网年龄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超30%小学生在上学前就使用过互联网,相比2019年提高0.8%新京报记者 任娇 任婉晴 方静怡...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触网”年龄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超30%小学生在上学前就使用过互联网,相比2019年提高0.8%

新京报记者 任娇 任婉晴 方静怡 编辑 陈莉

2022年6月1日是第72个国际儿童节,也是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周年。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对未成年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作出全面规范。

据CNNIC数据,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达1.83亿人,网络普及率达94.9%,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孩子们的网络安全如何保障?我们如何守护他们的网络空间?新京报贝壳财经透过数据为你解读,社会各界为未成年人安全“触网”做了哪些努力?  

1。 未成年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达94.9%

超三成小学生上学前就用过互联网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持续增长,“触网”逐渐走向低龄化。据CNNIC数据,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已达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相比2019年进一步提升。

\

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未成年人,无论是娱乐还是学习都离不开网络和电子设备,绝大多数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互联网。根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上小学时接触到互联网的未成年人占比最多,其中近70%的初中生首次“触网”是在上小学时。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触网”年龄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超30%小学生在上学前就使用过互联网,相比2019年提高0.8%;而在初中、高中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群体中,这一比例不足20%。

\

 

2。 “网络沉迷”成未成年人涉网突出问题

充值打赏案件数量占比7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关于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报告》,指出网络沉迷、网络欺凌、冲动消费、言行失范成为未成年人涉网突出问题。

自2018年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以来,共受理涉未成年人网络纠纷76件。其中包括游戏充值、打赏等在内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数量最多,占总案件数量的79%。

\

  未成年人充值打赏案件数量最多,游戏充值案件平均涉案金额最高。

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的三年半中,所受理未成年人充值打赏类案件数共57件,占比涉未成年人网络纠纷75%,其中直播打赏类数量最多,达22件。近年来,短视频、直播新业态迅速兴起,在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的同时也诱发多起未成年人过量消费事件。为获得更多娱乐体验,孩子们从简单观看直播发展成为大额打赏消费。

76件涉未成年人网络纠纷的涉案金额从1000余元到60余万元不等,其中游戏充值类案件平均标的额最高。20起游戏充值类案件平均标的额为84647元,涉案金额最高达61万元;直播打赏类案件平均标的额约为7万元;网络购物案件平均标的额约为3.5万元。

\

针对此类问题,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3。 涉未成年人案件推动平台管理制度变革

部分短视频直播平台取消未成年人直播功能

无论是游戏充值还是直播打赏,涉未成年人网络纠纷的发生都与平台管理制度有关。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76件涉未成年人网络纠纷中,有关短视频直播平台的案件数量最多,达26件。其次,网购和游戏平台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

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网络消费案件持续引起关注,相关政府部门多次提出互联网平台应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

2021年,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提出平台应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消费、打赏。2022年5月,四部门出台《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平台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各种打赏服务,并为未成年人建立专属客服团队,优先处理未成年人相关投诉和纠纷。

同时,多家短视频、直播平台升级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在某短视频平台,14岁以下用户无法开启和观看直播,并对其隐藏充值、打赏入口。

某直播平台也已建立严格的未成年人专项审核标准,在用户管理、内容审核、舆情监控等多方面入手,为未成年人打造良性网络空间。

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通过直播、短视频打造“网红儿童”等一些侵犯未成年人权益问题。

\

  ━━━━━

4。 游戏平台防沉迷机制不断升级

超8成未成年人受到监管

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过去一年,游戏平台防沉迷机制不断升级,超8成未成年人受到监管。据《2021年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85.8%的孩子在玩游戏时,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但仍有2.5%的孩子并不了解防沉迷系统。

总体来看,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下降。2021年,超四成家长感知到孩子游戏时长缩短,其中14.1%的家长感觉孩子游戏时长大幅减少,26.3%的家长感觉小幅减少。但仍有12.1%的家长认为孩子玩游戏的情况加重。

\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吕梁临县瑞安小区占用河道违建停车场
下一篇:整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虚假违法广告 6起典型案例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