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美丽中国 > 正文

【转型中国】自贸区这一年
2014-12-08 06:40:00   来源:新产经   评论:0 点击:

  文|《新产经》记者 张希明  11月14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此前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普华永道、上海财大、上海对外...
  文|《新产经》记者 张希明

  11月14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此前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普华永道、上海财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及上海投资公司5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自贸区运行一年情况的评估报告。总体评价为,自贸区一年来各项试点任务滚动实施,法制建设的引领作用显现,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创新意态功能涌现,区域经济运行整体良好。同时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加快构建各部门协同推进的机制;第二,充分发挥改革开放试运行的作用,加大开放力度,对负面清单的内容格局进行进一步调整;第三,调整自贸区的结构、功能、布局;第四,完善对标国际规则的法律体系,让自贸区在法制框架下有序地探索和推进。

  自2013年9月29日起,黄浦江畔成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过去一年多来,在这块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的事情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热切关注。

  成绩斐然

  依据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通过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总体目标为:“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由此可见,上海自贸区试点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金融创新、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以上均为当前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今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周年之际,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年以来,上海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改革、事中事后监管4方面制度创新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具体而言,自贸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建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此为基础制定和完善了负面清单,实行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的备案管理制度,这是上海自贸区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在国内的首创,也是各界对于在全国复制推广呼声最高的一项制度。

  自贸区成立伊始,上海市政府推出了第一版本的负面清单,共190条。2014年7月,新版负面清单减少至139条。其中,取消14条特别管理措施,放宽19条特别管理措施,并列出了31条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措施。截至今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新增企业1.26万家,新设外资企业1784家,包括1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对外投资也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已办结107个对外投资项目备案,中方对外投资总额累计23亿美元。

  在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方面,逐步形成“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贸易监管制度架构,陆续推出了“先入区、后报关”,“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AEO)制度”,“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60项监管新措施。自贸区挂牌一年来,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7475.3亿元人民币,比上一个年度周期增长6.5%,货物入区通关时间平均缩短2至3天,平均节约物流成本10%左右,货物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比区外分别减少41.3%和36.8%。目前,上海自贸区关于贸易便利化的海关监管措施,如海关允许边报关边卸货等,已经由自贸区推及整个长三角地区,自贸区施行的报备制、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等,更是已经由自贸区向全国推广。

  此外,从转变政府职能角度看,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按照市场经济和更加开放的要求,逐步建立一套由基础性制度、专业监管制度等组成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更加高效、透明、规范地维护市场秩序,防范系统性风险。

  张弛有度,步步为营

  自贸区成立一年多来,尽管政府和各级部门展现了足够的改革诚意,但外界普遍仍对上海自贸区的开放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金融政策的开放程度是争论的焦点。

  推动金融制度改革,本是上海自贸区的重点任务之一。上海自贸区自挂牌以来,已经在坚持宏观审慎、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进自贸试验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建设,逐步建立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为重点的金融制度框架和监管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出了自由贸易账户、跨境人民币结算、双向资金池等51条金融创新举措和一系列实施细则。

  2014年3月1日,小额美元存款以及等额的其他外币存单的利率开始在自贸区放开,此前外币贷款和300万美元以上大额外币存款的利率已经放开。利率市场化走出了坚实一步。2014年6月18日,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在自贸区正式启动。8月1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正式施行,其中指出了上海自贸区五大金融创新关键点: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促进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利率市场化体系建设;建立与自贸试验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

  截至9月29日,自贸区内已开立5200多个自由贸易账户,新增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2000亿元,人民币境外借款发生191亿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发生387.9亿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更是早于7月底即已推广至整个上海市。11月18日,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允许上海自贸区内合格的个人开设资本账户,意味着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开闸。

  上述措施与成绩,对于金融改革已被呼唤多年的中国而言,已是开创性的进步。然而,金融政策的开放步伐仍被外界认为不够快。《金融时报》刊文指出:“自贸区将改革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商品的流入流出上,而在资金流方面,尽管已设立了许多规章制度,却尚未看到许多实质性进展。”亦有外资金融机构指出,2014版负面清单中大大改善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股比方面的限制,但是寿险公司外方投资比例不得超过50%,这一限制与以往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呼吁自贸区应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应该一视同仁、公正对待。

  有专家指出,在金融创新上的开放不足,主要是具体的金融监管机构还在沿用过去的严格管理的思维(即正面清单思维)在分析和对待问题,过分强调宏观审慎风险。事实上,自贸区成立一年以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和国务院决定指引下,央行、银监会、海关等部门也纷纷出台相关调整政策与自贸区改革相匹配。然而,与传统国际法上的自由贸易区不同,上海自贸区属于国内法上的自由贸易园区,因而其发展势必受到本国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

  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被中央授予决策自主权和立法权,自贸区并不具备对外开放的自主权,此外自贸区实行的是广泛的投资自由、金融自由、服务业自由开放实验,现有的管理团队不堪重负,航运服务虽有天然便利,但其他投资和服务开放实验要受地理、人才上的局限。最重要的是,投资、金融和其他服务业市场开放是深层次的开放,涉及广泛的国内政策调整、行业利益和管理部门利益的协调,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这一背景的夹杂下,风险防范意识必不可少。离岸人民币回流、海外人民币借贷、人民币基金池双向管理等领域,由于存在可能影响金融稳定性的风险,对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开放速度必然相对缓慢,更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从刚满一周岁的上海自贸区中,不仅可以看到极大的改革空间,更能看到中央对自贸区进一步开放的决心和信念。新投资的进退要取决于自贸区是否有突破性的开放举措。如果顶层决策能够坚定改革立场,大胆实验,自贸区仍会成为下一阶段的投资热地。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上一篇:广州构建“城市外交”格局展现“中国名片”
下一篇:中国铁路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28省区市跨入动车时代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