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生态旅游 > 正文

聚焦生态扶贫丨“双赢”之赞
2021-03-03 14:49:10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扶贫办   评论:0 点击:

历史的如椽巨笔,必将饱蘸笔墨,书写这个伟大的时代!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实施生态扶贫,...
历史的如椽巨笔,必将饱蘸笔墨,书写这个伟大的时代!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实施生态扶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是在一个战场进行的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两场战役,是“双赢”之策!

“双赢”之赞

——中国林草生态扶贫巡礼

在我国,森林草原区、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区高度耦合,占国土面积近80%的山区、林区、沙区,分布着全国60%的贫困人口、80%的深度贫困人口、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是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林业和草原行业始终冲锋在最前线,在一个战场实现了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完美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林草局把生态扶贫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举措,印发了《生态扶贫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探索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并重的生态扶贫新路,通过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系列举措,明确“生态护林员精准到人头,退耕还林精准到农户,木本油料等产业精准到政策,定点帮扶精准到脱贫摘帽;通过开展国土绿化、发展特色林果、扩大生态旅游巩固脱贫成果”的“四精准三巩固”扶贫思路,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帮扶贫困地区走出了一条治山治水与治贫治穷同步推进、生态建设和脱贫增收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

各级林草部门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共安排贫困地区林业和草原资金2000多亿元,带动2000多万人脱贫增收。

生态补偿扶贫

生态护林员是习近平总书记民生情怀和“两山”理念相结合的产物。“一人护林,全家脱贫”是中西部很多贫困地区的真实写照。生态护林员这一创新举措,拓展了生态建设路径,丰富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成为我国生态补偿扶贫的主要措施之一。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共安排中西部22个省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201亿元,支持选聘110.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带动了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

安徽

金寨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山区县。金寨县启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始于2016年,至2019年全县共有生态护林员2710名,户均年工资由6000元增至7800元。2016年至2020年3月,全县共发放生态护林员劳务报酬5667.2万元,这些生态护林员家庭带动9398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云南

云南生态扶贫优先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列入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怒江和迪庆。

目前,怒江、迪庆生态护林员超过4.67万名,占全省生态护林员总数的1/3,其中少数民族占94.2%,基本实现每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稳定就业。

云南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25个边境县中21个为贫困县。云南生态护林员选聘向边境地区倾斜,全省有4.45万名生态护林员长期在边境一线巡山护林,他们不仅是生态建设的绿色守护者,也是固土巡边的国土守卫者。

作为生态护林员大省,云南的18万多名生态护林员联结着18万多个贫困家庭,每人每年平均增收9000多元,带动了78万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稳定增收,成为“彩云之南”的一道亮丽风景。

青海

几年来,青海共选聘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管护员)5万多人,这些生态管护岗位带动近18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实行生态护林员“一户一岗”政策,充分调动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让牧民共享国家公园建设红利,共聘用1.72万名生态护林员,户均年增收2.16万元。

如今,曲麻莱等地的藏羚羊民间护航和绿色江源雪豹监测活动有声有色,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大美青海”的注脚之一。生态护林员举措让青海在生态保护与贫困人口脱贫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宁夏

宁夏2018年开始开展生态护林员发展庭院经济产业扶贫模式,扶持1021名生态护林员发展庭院经济,共种植庭院经济林3.7万株,绿化美化了乡村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

陕西

陕西省宁陕县在每年7000元的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基础上,通过生态护林员管理“四个一”机制,即:制定一套选聘考核管理办法、搭建一个巡护微信管理平台、帮助护林员发展一项产业、通过培训让护林员掌握一门致富技能,积极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增收。

生态补偿扶贫的另一种模式,就是优先将贫困地区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天然商品林纳入停伐管护补助范围,通过推进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广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林地资源户均超过30亩。全县深度贫困村中有90%以上的贫困户身居大山,守着大片公益林,不能砍伐也不能抵押贷款。2018年,环江县被国家林草局列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以生态公益林预期收益权质押为突破,把未来若干年的公益林预期补偿收入变现为眼前发展资金,让活树变现钱、资源变资本,助力村集体经营发展林业产业,增加了贫困户财产性收入和金融性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1亿多农户无偿获得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据估算,全国27.37亿亩集体林地的森林蓄积在50亿立方米左右,其经济价值达数十万亿元,分山到户后,户均拥有森林资源资产近10万元。通过生态扶贫,加强农民财产权益保护,拓展和完善林地经营权能,为农户经营林地林木资源、在市场中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土绿化扶贫

国土绿化一直是林草生态扶贫投入的重点,中央每年投入1000多亿元,并吸引带动大量社会资金,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国家林草局要求,各省在下达建设任务、落实造林补贴、森林抚育等资金时,贫困地区的林业投资规模和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5%以上,优先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林业工程建设。

推广以贫困人口为主体的造林专业合作社模式和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是国土绿化扶贫重要的两张牌。

山西

生态脆弱叠加深度贫困,两个互为因果的难题是多年来束缚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吕梁市首先把购买式造林延伸到扶贫攻坚专业合作社,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同时变成了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

从吕梁开始,山西把造林项目由招标制改为议标制、由专业队实施改为合作社实施,鼓励全省各地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将贫困县造林任务全部安排给合作社,每个合作社贫困户比例不低于60%。同时,将贫困县造林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亩800元,规定劳务支出必须超过造林投资的45%、贫困社员劳务收入占比超过60%。

目前在山西,“合作社+贫困户、政府购买式造林”的生态扶贫模式遍地开花,58个贫困县共成立了3380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社员7万多人,带动5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在全国,已组建的2.3万个脱贫攻坚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吸纳了160万贫困人口。

第二张牌是扩大退耕还林规模。

退耕还林是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更是深受贫困地区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工程启动以来,全国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超过5.15亿亩,1.58亿农民直接受益。退耕还林重点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多百分点,贫困户户年均获得财产性收入达9000元。

陕西

陕西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总面积第一的省份,达1867.5万亩。特别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在年度任务安排上,优先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和贫困户倾斜,累计安排贫困地区退耕还林面积230.38万亩,涉及贫困户22.7万户、73.6万人。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陕西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0.92%增长到43.06%,净增12.14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增幅最大、增长最快的时期。随着工程的实施,广大退耕农户生产方式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退耕还林实现了“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双赢”目标。

重庆

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为保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保障贫困人口脱贫,重庆市印发了《生态扶贫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全市不少于60%的重点生态工程指标安排到贫困区县,并允许向有条件实施的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倾斜。支持有扶贫任务区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国土绿化提升行动,鼓励贫困人口就近参与工程建设;支持石漠化较严重的贫困区县实施岩溶治理,助推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推进有扶贫任务区县坡耕地、侵蚀沟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生态环境。

贵州

2014年至2019年,贵州省安排给贫困县的退耕任务占全省退耕还林总面积的88.9%,参与退耕还林的贫困农户有47万户172万人。2019年,国家下达贵州省退耕还林资金19.9亿元,涉及贫困户31万户。

收获的季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退耕还林的山坡上,一片片刺梨硕果累累。龙里县种植刺梨的16.39万余农民中,有建档立卡贫困农民2.4万余人,覆盖了全县85%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不足400元增加到1.2万元。退耕还林让“多彩贵州”许许多多的农户们实现了精彩的生活跨越。

生态产业扶贫

生态产业是贫困地区最适宜、最具有潜力的扶贫产业。

铺好“产业链”,量身打造“造血”机制,是精准扶贫、确保脱贫不返贫的关键。

林业和草原行业在优先保护生态的基础上,通过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造林补贴、森林抚育、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林业贷款贴息(年贴息率为3%)、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等资金,支持贫困地区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大户以及农户等经营主体,开展经济林等基地建设和林产品深加工项目;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扶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工程及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及林相改造项目,支持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

云南省鲁甸县的龙头山上,抬头低头看到的都是花椒树。2014年鲁甸发生6.5级地震,给地处乌蒙山腹地、原本就贫困的鲁甸以重创。鲁甸灾后重建,花椒和核桃“两棵树”担当大任。莽莽群山成为鲁甸生态产业的“第一车间”,万千林农成为鲁甸现代林业的“产业工人”。鲁甸光花椒产业一项就带动了近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因为有了这“两棵树”,鲁甸灾后重建更加立体了,因为有了林业产业这一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灾区贫困户的心理康复背后闪烁着“两棵树”的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深情点赞:“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

不光是鲁甸,花椒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都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依赖!

油茶被誉为“东方油橄榄”,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木本油料作物,目前种植面积达到6800万亩,在全国带动了近20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江西

油茶是江西林业产业的金字招牌,也是江西生态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目前,江西油茶种植总面积超过1500万亩,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是赣鄱大地林农名副其实的“脱贫致富树”。

河南

河南光山是中国油茶主产区的北缘地带。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光山油茶“一棵树一斤油,种一树而创百业”,为老百姓所津津乐道。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光山视察指出,利用荒山推广油茶种植,既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一举多得。

贵州

贵州省积极发展竹编产业。贵州赤水的90后女孩杨昌芹,通过参加国家林草局开展的竹编技术培训,学成返乡后组织当地留守妇女和贫困群众从事竹编工艺,牵头创立了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并成为非遗传承基地,带动周边50多名妇女和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她自己也成长为竹编高级工艺美术师和“非遗”传承人,并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荒漠绿化和生态建设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其生态建设和精准扶贫相得益彰,源于林果业强势崛起,得益于以经济林养生态林的发展思路。

广西

广西将林业产业作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将油茶产业、林下经济作为两个新的千亿产业来打造,统筹优化贫困地区油茶、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布局,提出油茶产业、林下经济等再带动超过5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2019年,中西部22个省区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26万亿元。不光油茶、花椒、核桃、刺梨、五倍子,还有苹果、红枣、沙棘、杜仲、金银花、香榧;不光经济林、竹木加工、林下产业和花卉苗木,还有森林康养、生物质提取物等等新兴业态……

值得一提的是生态旅游,2019年测算显示,全国通过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46.5万户、147.5万人,受益人数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年户均增收达到5500元。

林草生态产业扶贫,正在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双向发力,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磅礴力量!

定点帮扶

国家林草局定点帮扶的贵州省荔波县和独山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和龙胜县都在我国石漠化重灾区。

国家林草局党组把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定点扶贫的决策部署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研究制定定点帮扶重点工作和挂牌督战实施方案,统筹脱贫攻坚地方主体责任和林草部门帮扶责任,对接落实任务分工,帮扶思路不换,一任接着一任干;帮扶力度不减,一年上一个台阶。

十三五期间,国家林草局共安排中央林业草原投入12.8亿元,推动定点县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和生态旅游;几十名挂职干部下沉一线,百余名林草科技专家一轮又一轮赴现地俯身指导……国家林草局各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通过资金帮扶、捐款捐物、技术培训、消费帮消、结对帮扶、支部共建等措施,连年超额完成任务,在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考评中位居前列。尤其创新设立“林业草原生态扶贫专项基金”,成为定点扶贫工作的亮点。

4个定点县中有的发展特色林业产业,让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余元,有的谋划及组织推动生态旅游业享誉全国,有的森林覆盖率增长了30%,农民人均收入从260元增长到了1.2万元。

目前,4个定点县已相继脱贫摘帽,5.98万户、22.0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出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一例又一例鲜活而生动的案例已成为林草生态扶贫成就与潜力的注脚,一首又一首绿色脱贫之歌正回荡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茫茫林海,颂声阵阵;生态扶贫,灼灼其华!

脱贫的潜力在山水,致富的希望在林草!

林草生态扶贫,激发了贫困地区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内生动力,在神州大地上实现了“一方水土造福一方人”!

林草生态扶贫,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两山”理念的主战场,是在一个战场打好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的“双赢”之策!

林草生态扶贫,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伟大中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闪耀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熠熠光辉!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已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答好了生态扶贫的时代“考卷”,让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我们再接再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六部门发布行动计划 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下一篇:《贵在有理》第一季收官 累计曝光量逾16.5亿人次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