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民生与法网
广告
首页 > 教育在线 > 正文

硕士论文研究“换导师”,意义不止于公众热议
2023-09-27 15:58:54   来源:光明网   评论:0 点击:

《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这并非小说标题,而是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最近,这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2017届毕业生的论文在网络社交平台引...
《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这并非小说标题,而是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最近,这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2017届毕业生的论文在网络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论文中,作者以访谈方式对话、还原、分析了一起某高校研究生“换导师”事件。主要访谈对象为更换导师的同学,这名同学提到,自己被调剂分配至一名导师门下,数次与导师发生矛盾。

细读该论文,作者以大量访谈文本,原原本本地呈现了受访同学与导师发生矛盾,以及受访同学更换导师的历程。作为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文章并没有停留于戏剧化故事演绎,而在后半部分深刻反思了当前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评价和建议。作者还提炼梳理了五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分别为师徒关系、雇佣关系、导学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合作伙伴。因此,这篇论文不仅形式和选题令人耳目一新,也符合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有一定学术创新价值。

当然,不具备教育学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很难准确评价这篇论文的学术质量,还是会把它当小说来看。不过,仅仅就选题和访谈内容而言,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很难不让人“感同身受”。近年来,无论是见诸媒体报道,还是在不少学生的现实体验中,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矛盾确实有扩大化之势,甚至出现个别极端恶性事件。这一现象,无疑值得教育学研究者认真调查,并加以研究分析。

观照现实本来就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职能之一,尤其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实践的学科,更应该研究、关注现实中的教育。作者在写作这篇论文时还是一名在校研究生,并没有太多的学术资源和实践经验,选择身边发生的事作为研究对象,相对而言更加得心应手,能够实现论文研究“见微知著”的效果。

其实,即便访谈对象都是身边人,而且数量不多,也不意味着作者不需要下功夫、费精力。扎实的学术研究,不在于引用时尚新潮的学术概念,也不在于卖弄有“高级感”的方法。运用经典理论、经典方法,在具体而微的研究范围内竭尽全力,一样可以做出有价值的研究,一样能够指导实践。当年,费孝通以“江村”来“认识中国”,求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现代化”,至今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值得肯定的还有作者的导师以及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成员,他们没有因为这篇论文直接牵涉到学术圈的利益和“面子”、话题有些“敏感”而拒绝通过选题和论文。学术研究就应该秉持这种开放的态度,坚持以专业视角评价研究价值和学术水平,而不被任何非学术的因素影响。正如有网友所点赞的,这篇论文能够通过,就是学校“开放和包容”的体现。实际上,这种做法也恰恰维护了学术的声誉和“面子”。

当然,引发社会关注和反思,并不等同于这篇论文尽善尽美、无懈可击。比如,这篇论文有个难以回避的缺陷,就是没有访谈到被更换的导师本人。作为一种弥补方式,作者访谈了同一位导师指导的其他学生。但无论怎么说,单纯的学生视角难免失之片面,只有访谈涉事导师并给予其“申辩”的权利,才能让研究结论更加公允和客观。

这也启示广大正在准备学位论文的毕业生,踏踏实实做好一项研究并不容易,只有以更加严谨的作风,付出更多努力、克服更多阻力,才能写出具有更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此外,指导学生的学院和导师也要为学生完成论文研究提供便利,提供更多指导和帮助,真正做好学生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王钟的)

【责任编辑:曾瑞鑫】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长江大学:紧盯农田油田 攻关“两个饭碗”
下一篇: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练兵比武及展示交流”行动正式启动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