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二审可以提交证据吗
一、法院二审可以提交证据吗
法院二审可以提交证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二审中可提交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新证据,即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二是在一审程序中应当准予延期提供而未获准许的证据。
若要提交证据,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同时,提交新证据的一方需要对证据的来源、真实性、关联性以及证明目的作出合理说明。对方当事人也有权对新证据进行质证。法院会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对新提交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确定其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二、民事再审比二审更难翻案吗
民事再审与二审翻案难度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二审是对一审判决的常规上诉审查程序。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在规定期限内上诉,二审法院会就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二审改判需基于一审存在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等情形。若上诉方有新证据足以影响案件关键事实认定,或一审法律适用明显不当,二审有较大改判可能。
民事再审则是针对已生效裁判的特别救济程序。启动再审本身有严格条件限制,如存在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等。再审案件经审查确实符合法定再审事由才会进入再审审理阶段。由于再审是对生效裁判稳定性的突破,法院会更为谨慎对待。
总体而言,再审因启动门槛高、需突破生效裁判既判力,程序相对复杂严格,一定程度上给人翻案更难的印象。但如果二审中证据准备不充分、法律观点阐述不到位,也会导致二审难以改判。具体案件的翻案难度取决于案件本身事实、证据以及法律适用情况。
三、二审如何复述证据和证据
在二审中复述证据,应遵循清晰、准确且有重点的原则。
首先,对关键证据进行简要概括说明。比如物证,需阐述其来源、特征及与案件核心事实的关联。以合同纠纷为例,若合同作为关键物证,要提及合同签订主体、主要条款特别是涉及争议焦点的条款内容。
其次,对于书证,着重说明其证明目的。如信件、文件等,阐述其书写主体、日期(若案件不涉及时间争议可不强调具体日期)以及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像证明双方存在约定、沟通情况等。
再者,证人证言方面,概括证人身份、作证内容要点,以及该证言对案件事实认定的作用。说明证人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以辅助判断证言的可信度。
最后,对视听资料等其他证据,介绍其形成背景、内容梗概及与待证事实的联系。在复述过程中,要紧密围绕一审争议焦点和二审诉求,突出能够支持己方观点的证据内容,避免冗长繁杂的陈述,确保法官能够迅速把握证据要点,为公正裁判提供清晰准确的依据。
以上是关于法院二审可以提交证据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