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会被列为失信人员

2025-08-21 08:00:22 法律知识 0
  怎么样会被列为失信人员?根据法律规定,有六种情形会被列为失信人员,包括有能力却拒不履行义务、妨碍抗拒执行、规避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限制消费令以及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怎么样会被列为失信人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以下情形会被列为失信人员:

   1.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例如明明有财产却拒绝偿还债务,或拒绝按照法院判决履行相应责任。

   2.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执行的正常秩序,是对法律权威的公然挑战。

   3.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通过不正当手段躲避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就可能被列为失信人员。

   5. 违反限制消费令。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若违反相关规定进行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会被认定为失信。

   6.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后,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也会面临被列入失信名单的后果。

   二、家人失信对孩子有影响吗

   家人失信对孩子是否有影响,需分情况来看。

   一般情况下,个人失信仅影响其自身,不会直接对孩子产生法律层面的不利后果。因为在法律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民事主体,责任自负。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如果家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孩子在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方面可能受限。部分高收费私立学校在招生时会对学生家长的信用情况进行审查,若家长失信,学校可能拒绝孩子入学。另外,当孩子未来想进入一些对家庭成员政治背景、信用状况要求严格的单位,比如军队、部分国家机关等,家人失信可能影响其政审环节。

   不过,这种影响并非绝对。只要积极履行相关义务,从失信名单中移除,就可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影响。所以,家人失信虽在多数情况下不直接影响孩子,但在特定场景下会产生一定不利后果。

   三、失信被执行人后果有哪些

   失信被执行人会面临多方面后果。

   在财产方面,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变价其财产,扣留、提取其收入。同时,其名下住房等不动产可被拍卖,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会被冻结。

   在消费行为上,被限制高消费。不得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不能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不能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等。

   在商业活动中,失信被执行人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会受到限制或禁止,严重影响其商业信誉和业务开展。

   在社会生活里,失信信息会被公之于众,可能影响其个人名誉、人际关系。部分地区还会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如限制出境等。

   此外,情节严重的失信行为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相关法律,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是关于怎么样会被列为失信人员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