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拒执罪被判拘役多久
一、老赖拒执罪被判拘役多久
老赖构成拒执罪,被判处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老赖拒不执行的具体情节、造成的后果等因素来确定拘役时长。若老赖有能力执行但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执行职务,或者故意隐藏、转移、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等行为,情节相对严重,可能会接近六个月的上限;若情节相对较轻,可能会判处较短的拘役时间,接近一个月的下限。
二、老赖拒执受审被判拘役多久
老赖拒执受审后被判处拘役的期限,要依据具体案情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若老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能会被判处拘役。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量刑。比如,老赖拒执的行为方式、造成的后果、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
如果老赖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造成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等严重后果,可能会在拘役幅度内判处相对较长的刑期。反之,若老赖拒执情节相对较轻,如实供述罪行,积极配合执行,可能判处较短的拘役刑期。
此外,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所以老赖因拒执受审被判拘役的具体时长,需结合实际情况由法院依法判定。
三、老赖与刑事拘役有什么区别
老赖和刑事拘役存在多方面区别:
- 性质方面:老赖指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本质是民事失信行为;刑事拘役是刑罚方法,属刑事处罚,针对犯罪行为。
- 适用对象不同:老赖是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违反诚信原则不履行义务的债务人;刑事拘役适用于犯罪性质轻微、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罪犯。
- 适用机关不同:老赖由人民法院通过民事执行程序认定;刑事拘役由人民法院依据刑事诉讼程序,根据刑法判决。
- 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老赖会面临一系列民事强制执行措施,如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等,在金融信贷、市场准入、出行等方面受限;刑事拘役会留下犯罪记录,对罪犯的就业、生活等产生严重影响,刑罚执行期间罪犯需在公安机关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等场所服刑。
以上是关于老赖拒执罪被判拘役多久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