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区别
一、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区别
1. 概念不同: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因对治疗方案、治疗结果等存在分歧而引发的争议。
2. 范围不同:
医疗事故有严格的构成要件,必须是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且符合法定的事故等级等条件。
医疗纠纷范围更广,只要医患双方对医疗过程中的任何方面有争议都可称为医疗纠纷,包括一些虽未造成明显人身损害但患者对诊疗过程不满的情况。
3. 处理程序不同:
医疗事故发生后,一般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等程序来认定责任,然后进行赔偿等处理。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多样,可先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过程中可能涉及医疗过错鉴定等。
二、医疗事故属于什么纠纷
医疗事故属于民事纠纷。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它引发的纠纷主要围绕民事权益展开。
1. 从责任角度看,涉及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这是确定民事赔偿责任的关键。
2. 就赔偿方面,患者可能因医疗事故遭受身体伤害、经济损失等,有权要求医疗机构进行民事赔偿,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项费用。
3. 在解决途径上,通常通过双方协商、行政调解或民事诉讼等民事方式来处理,以明确责任、弥补损失,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医疗纠纷是民事纠纷吗
医疗纠纷属于民事纠纷。
1. 医疗纠纷通常是基于医患之间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争议。比如患者认为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自身身体损害等。
2. 从法律性质看,其纠纷主要围绕民事权益展开。像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受到侵害,引发赔偿等诉求。
3. 处理医疗纠纷一般适用民事法律规范。通过民事诉讼等程序,由法院依据相关民事法律判定责任归属和赔偿数额等。医患双方在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基础上,遵循民事法律原则解决纠纷,以保障各自的合法民事权益。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