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差错怎么走赔偿程序
一、医疗差错怎么走赔偿程序
1. 确认差错事实:收集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相关资料,确定医疗行为存在差错及与损害后果的关联。
2. 协商赔偿:与医疗机构沟通,提出赔偿要求。可自行协商,也可请第三方调解机构介入。
3. 鉴定:如双方对差错及赔偿有争议,可共同委托或由法院指定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确定责任程度和损害后果。
4. 计算赔偿数额:根据鉴定结果、医疗花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实际损失,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额。
5. 索赔:准备好相关证据,向医疗机构提出索赔。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由法院判决赔偿。整个过程要注意保存好各类证据,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二、发生医疗事故后怎么处理
1. 及时固定证据:
封存病历等相关资料,包括主观病历和客观病历,防止医院篡改。
收集与事故有关的各类证据,如检查报告、诊断证明、护理记录、医疗费用清单等。
2. 与医院沟通:
主动与涉事医院协商,要求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给出合理说法。
明确提出自身诉求,如赔偿金额、后续治疗方案等。
3. 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患双方共同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
鉴定机构会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依据相关标准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
4. 协商赔偿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若双方能就赔偿等事宜协商一致,签订赔偿协议。
若协商不成,患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承担相应责任,包括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诉讼中需提供充分证据支持自身主张。
三、医疗事故处理方法有几种
医疗事故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协商解决。医患双方就事故的赔偿等问题自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这种方式较为便捷高效,能快速解决纠纷。
行政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介入,主持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赔偿等协议。卫生行政部门熟悉医疗行业相关规定和流程,调解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
民事诉讼。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对医疗事故进行审理和判决。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作出公正裁决,这是解决医疗事故纠纷的最终法律途径,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全面、公正的维护。
在处理医疗事故时,患者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妥善解决纠纷。
以上是关于医疗差错怎么走赔偿程序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