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利号是否构成侵权
一、有专利号是否构成侵权
仅有专利号本身并不必然构成侵权。
专利号是专利的唯一标识。判断是否侵权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要看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是否落入专利的保护范围,这要对专利权利要求书进行分析解读,将其与被控侵权对象逐一比对。其次,即便落入保护范围,还可能存在一些抗辩事由,比如专利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等有效性问题,若专利被宣告无效则不存在侵权;还有是否属于现有技术或现有设计的抗辩,若能证明是现有技术则不侵权;以及是否有合法来源抗辩等,若能证明产品有合法进货渠道且不知是侵权产品,也可能免除赔偿责任。总之,不能仅依据专利号就判定构成侵权。
二、专利侵权要准备什么证
1. 权利证据:证明专利归属,如专利证书、专利登记簿副本等,用以表明自身对专利享有合法权利。
2. 侵权证据:包括侵权产品实物、销售发票、宣传资料等,证明对方存在侵权行为。例如,购买到侵权产品后保留好包装、购买凭证等。
3. 损失证据:核算自身因侵权遭受的损失,如销售额减少的相关财务报表、利润损失计算明细等。若难以计算损失,也可提供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益的证据,如侵权产品的生产销售数据等。
4. 侵权比对证据:将对方产品或行为与自己专利权利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可委托专业机构出具侵权对比报告,明确侵权事实。
5. 其他证据:如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相关的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进一步完善证据链条,增强维权力度。
三、专利侵权必须起诉吗
专利侵权不一定要起诉。
首先,专利权人可自行选择解决途径。除起诉外,能与侵权方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协商解决高效便捷,成本低。
其次,可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该部门有权责令侵权方立即停止侵权,还能就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不过,起诉也有其优势。通过法院判决能更有力地维护专利权人的权益,获得更全面、权威的赔偿及禁令等救济。若侵权行为严重,对专利权人造成较大损失,起诉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总之,是否起诉要综合考虑侵权情节、维权成本、期望达到的效果等因素后决定 。
以上是关于有专利号是否构成侵权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