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疗事故及分级标准的
一、什么是医疗事故及分级标准的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如下: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二、医疗事故陈述书陈述书怎么写
医疗事故陈述书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写明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其次,详细描述就医过程,包括就诊时间、地点、医疗机构名称、科室、主治医生等,以及就医期间接受的各项检查、诊断、治疗措施。
然后,重点阐述医疗事故经过,如何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了何种措施应对,结果如何等。明确指出认为构成医疗事故的关键环节和相关因素。
再说明患者目前状况,如身体损伤程度、功能受限情况、后续康复需求等。
最后,可附上相关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作为支撑。陈述书要语言客观、准确、条理清晰,以便为后续处理医疗事故提供有力依据。
三、医疗纠纷三年后可以做鉴定吗
医疗纠纷三年后通常仍可以做鉴定。
一般而言,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但诉讼时效与能否做鉴定是不同概念。只要存在合理的鉴定需求及相应材料,即便超过三年,在符合鉴定条件的情况下,仍可进行鉴定。比如医疗损害后果在三年后才逐渐显现、新发现与医疗行为相关的重要证据等情况,都可能支持进行鉴定。
不过,三年时间跨度较大,可能会给鉴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如相关病历资料缺失或不完整、医护人员记忆模糊等。但只要能提供较为充分的线索和材料,专业的鉴定机构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审查判断,以尽可能准确地做出鉴定结论,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依据。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医疗事故及分级标准的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