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期拘役还用坐牢吗现在
一、缓期拘役还用坐牢吗现在
缓期拘役不一定需要坐牢。拘役缓刑是指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
被宣告拘役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需遵守相关规定。若在此期间没有犯新罪,未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未判决,且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以及没有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那么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拘役刑罚就不再执行,也就无需坐牢。
反之,若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要坐牢。另外,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也会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即要坐牢。
二、异地被判拘役多久能出来
异地被判拘役后多久能出来,取决于法院判决的拘役期限及服刑期间的表现。
根据法律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若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服刑人员在执行期间,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酌量发给报酬。
如果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符合条件的可以获得减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拘役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例如,被判三个月拘役,减刑后最少需服刑一个半月。
此外,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比如,在判决前已被羁押了二十天,这二十天会在拘役期限中扣除。所以,具体多久能出来,需结合判决确定的拘役期限、是否获得减刑以及判决前羁押时间等因素综合判断。
三、拘役后对社区有什么影响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后对社区的影响,需从不同角度分析。
从安全层面看,犯罪分子被拘役后,社区内实施违法犯罪的人员减少,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区再次发生类似犯罪的可能性,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维护社区的治安秩序。
在社区风气方面,对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拘役刑罚,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让社区居民直观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后果,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引导居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区风气。
不过,若被拘役人员为社区居民,其家庭可能会面临一定困难,如经济来源减少等。若社区不能给予适当帮扶,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影响社区的和谐稳定。而且部分居民可能会对被拘役人员及其家属产生偏见和歧视,不利于社区的团结与融合。
总体而言,拘役对社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社区可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对被拘役人员家庭进行帮扶等措施,尽量降低负面影响,扩大积极影响。
以上是关于缓期拘役还用坐牢吗现在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