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主体是什么和什么
一、医疗事故的主体是什么和什么
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指依法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
医务人员涵盖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等。他们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才构成医疗事故。主体需具备合法资质并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开展医疗行为,这是认定医疗事故责任归属的关键前提。
二、医院出医疗事故钱了还能退吗
医疗事故发生后,费用是否能退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是患者已支付但未实际发生的费用,比如预交的住院费等,扣除已产生的必要费用后,剩余部分通常可以退还。
若是医疗事故导致患者额外支出的不合理费用,如因医院过错产生的不必要检查费、治疗费等,患者有权要求退还。
然而,如果费用是合理且已实际发生的医疗成本,如药品费、医疗器械使用费用等,一般不能退还。
医院应在医疗事故处理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就费用问题进行明确核算和协商。若双方对费用退还存在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或法律途径解决,以确定哪些费用该退、哪些不该退,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遵循合理的医疗费用承担原则。
三、医疗事故医院赔偿比例是多少
医疗事故赔偿比例需根据具体情形确定。
一般轻微责任的,医院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次要责任情形下,医院承担30%至40%左右赔偿责任。
同等责任时,医院通常承担50%左右赔偿责任。
主要责任的,医院承担60%至90%赔偿责任。
具体比例要综合考虑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等,最终赔偿比例及金额由专业机构认定和计算。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的主体是什么和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