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算医疗事故案件结果
一、怎样算医疗事故案件结果
医疗事故案件结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认定:
1. 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经专业鉴定,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且符合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会被认定构成医疗事故。反之则不构成。
2. 责任划分:明确医疗机构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还是次要责任等。这依据其过错行为对损害后果的原因力大小来判定。
3. 赔偿金额:根据责任程度及患者实际损失,确定赔偿项目及数额。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赔偿金额需综合考虑多因素精确计算,以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得到合理补偿。
4. 后续处理:如医疗机构需进行整改、加强管理等,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同时也对医疗行业起到警示规范作用。
二、如何做医疗事故鉴定工作
医疗事故鉴定工作如下:
1. 申请: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2. 提交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 10 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
3. 专家鉴定组:医学会负责组建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4. 鉴定: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5. 送达: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及时送达双方当事人。
三、医疗事故鉴定方法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方法如下:
1.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患双方可协商一致,共同向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提出书面申请。
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3. 法院委托:在医疗纠纷诉讼中,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鉴定时,医学会会组建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组会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以判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责任程度。
以上是关于怎样算医疗事故案件结果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