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流程以及费用
一、医疗事故鉴定流程以及费用
医疗事故鉴定流程如下:
1. 申请:医患双方均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需提交相关材料,如病历资料、书面陈述及答辩等。
2. 受理:医学会收到申请后,会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
3. 抽取专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鉴定组。
4. 鉴定会:鉴定组召开鉴定会,听取医患双方陈述、答辩,进行调查和讨论,根据事实和医学依据作出鉴定结论。
5. 出具鉴定书:鉴定会结束后一定时间内,医学会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费用方面,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具体费用标准因地区而异,一般在数千元左右。不同级别的鉴定机构,收费可能有所不同,如省级医学会的鉴定费用通常比市级的要高一些。
二、医疗事故鉴定律师要不要去
医疗事故鉴定时,律师是否要去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律师参与有诸多益处。首先,律师具备专业法律知识,能清晰把握鉴定程序,确保鉴定过程合法合规。若发现鉴定程序存在违法违规情况,律师可及时提出异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其次,律师可以协助当事人准备鉴定所需材料,指导当事人如何准确陈述案件事实与诉求,避免关键信息遗漏或表述不清。再者,在鉴定会上,律师能够从法律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专业阐述和辩论,更有力地支持当事人的主张。
不过,若当事人自身对医疗事故情况极为熟悉,有较强的表达和应对能力,且鉴定事项相对简单清晰,当事人也可自行参与鉴定。
总体而言,为最大程度保障当事人权益,尤其在复杂的医疗事故鉴定中,建议律师参与。但最终决策还需根据当事人实际情况和意愿来定。
三、医疗事故切除胆囊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切除胆囊的赔偿标准,需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等因素确定。主要赔偿项目及标准如下:
1. 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 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 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 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6. 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具体赔偿数额,需结合实际情况,由专业机构鉴定后确定。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流程以及费用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