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怎么保留证据

2025-08-25 20:20:42 法律知识 0
  医疗事故怎么保留证据?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可采取多项措施保留证据。及时要求封存病历原件并由医院保管;收集诊疗资料、保存沟通记录、保留药品器械实物;记录证人、拍摄现场;及时复印自己掌握的病历。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医疗事故怎么保留证据

   1. 及时要求封存病历:病历是医疗事故处理的关键证据,患者有权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要求对病历进行封存。封存的病历应是原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2. 收集诊疗过程中的资料:如检查报告、检验结果、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这些能反映医疗行为的具体情况。

   3. 保存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记录:包括聊天记录、短信、电子邮件、电话录音等,若涉及医疗问题的交流,可作为证据。

   4. 保留药品、医疗器械等实物:若怀疑药品质量或器械故障导致事故,可封存相关实物。

   5. 记录在场证人:事故发生时在场的其他患者、家属、陪护人员等,他们的证言可能对事故认定有帮助。

   6. 拍摄现场情况:如病房环境、医疗设备状态等,有时能辅助说明问题。

   7. 及时复印自己掌握的病历资料:以便后续查看和比对,防止医疗机构篡改。

   二、医疗事故谁来鉴定赔偿

   医疗事故的鉴定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

   赔偿责任主体一般为医疗机构。患者因医疗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医疗机构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

   患者与医疗机构可先自行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患者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确定赔偿责任及具体赔偿数额。

   三、医疗事故的主体是什么

   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指依法设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

   医务人员则涵盖了各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承认,依法取得执业资格并在医疗机构执业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如医生、护士、药剂师、医技人员等。他们在医疗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就可能构成医疗事故。例如,医生误诊、护士用药错误等行为,若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后果,就有可能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相关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责任。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怎么保留证据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