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依据多方面因素。
一是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活动应遵循的准则,若违反可能引发事故。
二是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完整准确的病历是鉴定关键。
三是现场实物,如输血输液的剩余液、注射用物品等,可作为检验分析的对象。
四是尸体解剖结果,对于死因不明等情况,尸体解剖能提供重要线索。
鉴定时综合考量这些依据,判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规定、诊疗不当等过错,以及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二、医疗事故鉴定标准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依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又分甲等至戊等,如二级甲等可能是存在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等情形。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也有不同等级划分,例如三级甲等可能是存在不完全失语等情况。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比如手术中轻微的误操作,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等。
鉴定时会综合考虑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多方面因素来判定医疗事故等级。
三、医疗事故鉴定的条件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医疗行为存在过错。比如违反诊疗规范、护理常规等,若医护人员未按规定操作,就可能构成过错。
2. 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果。像身体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等情况。
3. 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患者的损害是由医疗过错直接导致的。
4. 发生在合法的医疗机构。必须是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执业许可的机构。
5. 医护人员具有合法资质。包括执业医师资格、护士执业证书等。
此外,申请鉴定一般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有可能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以明确责任。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