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途径包括什么

2025-08-26 06:40:48 法律知识 0
  医疗事故鉴定途径包括什么?医疗事故鉴定途径有两种: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争议需鉴定时,共同书面委托当地医学会组织;二是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处理申请后,认为需鉴定的,交由医学会组织。对首次鉴定不服,15日内可申请省级医学会再次鉴定。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医疗事故鉴定途径包括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若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由双方当事人共同书面委托当地医学会组织鉴定。

   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在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将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此外,若患者及其家属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还可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由省级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二、医疗过错鉴定需要什么材料

   进行医疗过错鉴定通常需准备以下材料:

   1. 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这些能全面反映医疗过程。

   2. 诊疗经过说明:详细描述患者就医过程,如症状出现时间、治疗措施及病情变化等。

   3. 身份证明:患者及相关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4. 授权委托书:若委托他人办理鉴定,需提供授权委托书。

   5. 其他相关材料:如与医疗纠纷有关的实物证据等。

   准备齐全材料,有助于鉴定机构准确、全面地了解医疗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

   三、医疗过错鉴定有时间限制吗

   医疗过错鉴定有时间限制。

   一般来说,患方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医疗过错鉴定申请。这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证据灭失等不利情况。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导致该时间中断、中止。比如,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持续变化,或者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一直在协商等。

   此外,进行医疗过错鉴定还需注意按规定的程序准备相关材料,包括病历、诊断证明等。只有在规定时间内且准备充分,才能顺利开展鉴定,为后续医疗纠纷的解决提供有力依据,明确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途径包括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