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方式有哪些呢
一、医疗事故鉴定方式有哪些呢
医疗事故鉴定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鉴定: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这种方式适用于双方对医疗行为争议较小,希望通过权威鉴定明确责任的情况。双方需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将移交医学会组织鉴定。比如在医疗纠纷投诉处理过程中,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决定启动移交鉴定程序。这有助于借助专业力量准确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构成事故及责任程度,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怎么申请
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首先要确认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鉴定。
准备好申请书,内容涵盖申请人基本信息、申请鉴定事项、事实和理由等。同时提交相关材料,如住院病历、门诊病历、检查检验报告、封存的实物等。
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将移交医学会。医学会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提交材料,专家鉴定组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并出具鉴定书。
三、哪里可以做医疗事故鉴定呢
医疗事故鉴定可通过以下途径:
1. 医学会:各地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患者或其家属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进行鉴定。医学会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鉴定。
2. 司法鉴定机构:在一些情况下,也可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鉴定等类似鉴定。司法鉴定机构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程序,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参与度等进行判断。
3. 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其他鉴定组织:卫生行政部门在必要时,可指定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其他组织进行相关鉴定工作,以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方式有哪些呢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