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审理期间能做产品吗
一、专利审理期间能做产品吗
专利审理期间通常是可以做产品的。
首先,在专利申请提交后到获得授权之前,并没有禁止制造相关产品。这是因为专利制度的目的之一是鼓励创新,而不是阻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其次,只要该产品的制造是基于申请日之前已有的技术或者自己合法研发的技术,就不构成对后续可能获得的专利的侵权。即使之后该专利被授权,基于先用权原则,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产品也是被允许的。
再者,如果制造产品的行为是为了研发、试验、内部使用等合理目的,且不进行销售、许诺销售等可能影响专利申请新颖性、创造性的公开行为,一般也是可行的。
不过,若在专利审理期间就贸然大规模生产并推向市场,存在专利最终未授权且被认定侵权的风险,需谨慎评估。
二、专利被侵权如何起诉对方
1. 收集证据:
确定侵权事实,如对方产品或方法与专利技术特征对比,找出相同或近似之处。
收集对方侵权的相关证据,包括产品样本、销售记录、宣传资料、侵权现场照片等。
2. 评估专利稳定性:
确认自身专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避免因专利本身存在问题导致诉讼失败。
3. 选择管辖法院:
一般可向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产品制造地、销售地等。
4. 撰写起诉状:
写明原告和被告信息。
阐述专利情况,如专利号、名称、权利要求等。
说明侵权事实及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
提出具体诉讼请求,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
5. 准备诉讼材料并提交:
将起诉状及证据等材料一并提交给选定的法院,缴纳诉讼费用。
6. 参与诉讼程序:
配合法院送达、开庭等安排。
在庭审中充分举证、质证,维护自身权益。
三、什么是专利纠纷行政裁决
专利纠纷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当事人申请,对专利纠纷进行居中裁断的活动。
1. 主体特定:由特定的行政机关负责,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2. 依据法定:依据相关专利法律法规及规章进行裁决。
3. 解决纠纷:针对专利侵权纠纷、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纠纷等。
4. 程序简便:相比司法诉讼,程序相对灵活、高效,能较快解决纠纷。
5. 具有强制力:行政裁决一经作出,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履行。
6. 专业性强:裁决人员通常具备专业的专利知识,能准确判断纠纷。
它为当事人提供了除诉讼外的另一种纠纷解决途径,有助于快速、有效地化解专利领域的矛盾,维护市场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专利审理期间能做产品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