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未约定利息如何计算

2025-08-27 00:41:00 法律知识 0
  合同中未约定利息如何计算?合同未约定利息计算方式分多种情况:借款合同中自然人之间借款没约定利息视为无利息,其他借款合同可依多种因素确定;非借款合同如买卖合同,逾期付款利息计算参照相关利率标准。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合同中未约定利息如何计算

   如果合同未约定利息计算方式,分以下几种情况:

   1. 借款合同:

   - 若为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 除自然人之间借款外的借款合同,当事人对借款利息约定不明确,借款人可以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如果就利息问题发生争议诉至法院,法院也会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合理的利息。

   2. 其他合同:

   - 对于买卖合同等非借款合同,如果没有约定逾期付款利息计算方式,一般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参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计算。在2019年8月20日之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法院可能会参照LPR相关利率标准确定逾期付款利息等情况。

   二、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利息如何计算

   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分以下几种情况计算利息:

   (一)借款合同

   1.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

   - 若未约定利息,视为没有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法院不予支持。

   2. 非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

   - 没有约定利息的情况下,出借人主张利息的,按照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利息。

   (二)其他合同

   - 如果是买卖合同等其他合同没有约定逾期付款利息的,出卖人以买受人违约为由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的,可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参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计算。不过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可参照LPR相关标准计算逾期付款损失等情况。

   三、合同中放弃利息的承诺是不是有效

   在合同范畴内,对利息部分的放弃承诺无疑具备有效效率。

   无论金融机构还是民间私人签定合同,皆应遵循自愿平等原则。

   如有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愿意放弃利息回报,这样的协议同样具有法定效应。

   在合同生效之后,各方当事人均应严格履行自身义务,确保协议内容得到全面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承诺书的实质其实也是一种合同关系。

   若此份承诺书能够充分体现出当事人的真诚信意,其条款内容亦符合现行法律规定,且无侵犯他人合法财产权之嫌,同时,承诺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保证了其所作决定不触犯社会公共道德,那么这份个人承诺书将依法获得全面保障。

   然而我们需要明确,承诺书虽然列属于合同范畴,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但要想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还需满足诸多特定条件:首先,承诺书的形成必须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真实反映;其次,承诺书的内容不得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再者,承诺书的实施过程中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最后,承诺书的内容也不得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原则。

   只有当承诺书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并且未违反任何法律规定,也未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时,它才能被视为有效,进而受到法律的保护。

   此外,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亲自作出。

   因为要约与承诺是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行为,所以,承诺必须由被要约人亲自作出。

   即便其他第三方知晓要约内容并表示同意,也不能被视为承诺。

   被要约人,通常是指受要约人本身,但也可以包括其授权的代理人。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们的承诺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以上是关于合同中未约定利息如何计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