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一、医院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1. 及时保留证据:
包括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手术记录等所有与医疗过程相关的资料。
封存可能涉及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实物证据。
2. 与医院沟通:
主动与医院相关部门如医务科联系,陈述情况,要求医院给出初步解释和处理意见。
注意沟通时保持冷静,记录沟通时间、人员及内容。
3. 协商赔偿:
若确定为医疗事故,可与医院协商赔偿事宜。
赔偿范围通常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
双方根据责任比例确定赔偿金额,签订赔偿协议。
4. 行政处理:
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卫生行政部门会对事故进行调查、判定,作出处理决定。
5. 司法途径:
协商不成或对行政处理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通过司法程序确定责任和赔偿,由法院依法判决。
二、医疗事故怎么提出赔偿
1. 确认医疗事故:需经专业鉴定机构鉴定,确定属于医疗事故。
2. 收集证据:包括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医疗费用清单、护理费票据等相关资料,以证明事故造成的损害及损失情况。
3. 与医疗机构协商:主动与涉事医疗机构沟通,说明情况并提出赔偿要求,明确赔偿项目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若致残)等及具体金额。
4. 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可向当地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申请调解,由专业人员协助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5. 若调解无果,可提起诉讼: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及证据,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由法院判决赔偿金额及方式。
三、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谁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1. 主要包括医务人员。这里的医务人员指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及执业证书,从事医疗实践工作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如医生、护士、药剂人员、医技人员等。
2. 此外,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也可能构成该罪。他们在未获合法资质的情况下开展医疗活动,若因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
3. 医疗机构中从事管理、后勤等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医疗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可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总之,医疗事故罪主体涵盖了多种与医疗活动相关的人员。
以上是关于医院医疗事故怎么处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