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房屋合同书有法律效力吗
一、买卖房屋合同书有法律效力吗
买卖房屋合同书一般具有法律效力。判断其是否有效,要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
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需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即双方应是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例如精神正常、年满 18 周岁的自然人。
第二,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是自愿且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合同内容不能违反房屋交易的相关政策法规。
若满足以上条件,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不过,即便合同有效,房屋所有权的转移通常还需进行不动产登记。没有办理登记,不影响合同效力,但房屋产权未发生转移。若合同存在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况,则可能被认定无效或可撤销。
二、买卖房子公证有受法律保护吗
买卖房子公证受法律保护。房产买卖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申请,依法证明房产买卖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从法律效力看,经公证的房产买卖合同具有较强证明力。根据相关法律,经过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这意味着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公证书所证明的房产买卖事项可被法院等机关直接采信。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公证并不产生物权变动效力。即便房产买卖合同经过公证,若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房屋所有权仍未转移。卖方依然可能存在将房屋再次出售、抵押等风险。
所以,买卖房子公证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受法律保护,但不能替代产权过户登记。为保障自身权益,购房者在完成公证后,应及时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
三、买卖房子合同纠纷案上哪立案
买卖房子合同纠纷案一般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具体规则如下:
首先,遵循专属管辖原则。根据法律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房屋属于不动产,所以买卖房子合同纠纷通常由房屋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应前往该房屋所在地法院立案。
其次,若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管辖法院,且该约定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那么应按照约定向指定的法院立案。例如,双方约定由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且该约定合法有效,就可向合同签订地法院提起诉讼。
最后,若双方没有约定管辖法院,又不属于专属管辖的特殊情况,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合同履行地通常为房屋所在地。
当事人在立案时,需携带起诉状、证据材料等相关文件前往对应法院办理立案手续。
以上是关于买卖房屋合同书有法律效力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