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包括哪些人

2025-08-27 17:41:30 法律知识 0
  失信被执行人包括哪些人?失信被执行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是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被法院纳入名单的人。自然人多是有能力偿债却不还,单位常是不履行生效判决义务,特定情形也会被纳入名单。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失信被执行人包括哪些人

   失信被执行人指具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被人民法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自然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主要是有能力偿还债务却拒不偿还。例如,民间借贷纠纷中,债务人明明有足够的财产可以偿还借款,却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拒绝还款。或者在合同纠纷里,败诉方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却拒不执行。

   单位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通常是企业等法人组织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比如企业在商业合同中违约,法院判决其承担赔偿责任,企业有资金和资产却不执行赔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存在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限制消费令,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等情形的,都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二、失信人员定制彩铃合法吗

   失信人员定制彩铃是否合法,需从不同方面分析。

   从法律依据来看,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措施有法可依。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有权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信用惩戒措施,目的是促使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定制专属彩铃,将其失信信息以这种方式进行公示,属于信用惩戒手段的一种创新。

   从权益保护角度,这一做法并未侵犯失信人员的合法权益。虽然彩铃内容会披露其失信情况,但这是基于其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前提。而且,这种披露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旨在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诚信体系。

   然而,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规范。必须由法院等有权机关按照法定程序来实施,不能随意对他人定制此类彩铃。如果是未经授权的主体擅自为他人定制,就可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涉嫌违法。

   总体而言,法院等有权机关依法对失信人员定制彩铃是合法的,它是一种有效的执行手段;但非法定主体擅自实施则不合法。

   三、怎么才算是失信人员名单

   失信人员名单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指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符合以下情形会被列入该名单:

   1.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比如明明有足够财产,却拒绝偿还债务。

   2.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像在执行过程中故意销毁关键证据,或对执行人员进行威胁。

   3.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例如通过虚假的诉讼转移名下资产,逃避债务履行。

   4.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执行人未按规定向法院报告自己的财产状况。

   5. 违反限制消费令。被限制高消费后,仍进行如乘坐飞机头等舱、在高档酒店消费等行为。

   6.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达成和解协议后,却不按协议内容执行。

   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后,在很多方面会受到限制,如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以此促使其履行法律义务。

   以上是关于失信被执行人包括哪些人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