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专利和受理专利区别是什么
一、授权专利和受理专利区别是什么
1. 含义不同:
授权专利是指专利申请经过一系列审查程序后,被专利局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这意味着该技术方案获得了法律认可和保护。
受理专利只是专利局接收了专利申请文件,但尚未对其进行实质性审查,仅表示申请进入了专利流程。
2. 权利状态不同:
授权专利拥有完整的专利权,专利权人可以依法享有独占实施权、许可他人实施权、转让权等权利,受法律严格保护。
受理专利申请人此时不具有专利权,其申请仍有可能因各种原因被驳回,如不符合新颖性、创造性等要求。
3. 稳定性不同:
授权专利经过审查,相对比较稳定,权利可靠性高。
受理专利后续存在不确定性,可能无法获得授权,稳定性较差。
二、个人自己怎么申请专利犯法吗
个人自己申请专利不犯法。
申请专利的流程如下:
1. 确定发明创造的内容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可申请范畴,如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
2. 准备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
3. 向专利局提交申请,可通过邮寄或电子申请等方式。
4. 专利局受理后会进行形式审查,检查文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等。
5. 接着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审查发明创造是否符合专利授权条件。
6. 若审查通过,将授予专利权并颁发证书。
个人自行申请专利是合法正当的途径,能有效保护自身的发明创造成果,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三、无效专利需要什么证据才能立案
无效专利立案所需证据包括:
1. 证明专利不具备新颖性的证据,比如现有技术中与该专利技术方案相同或实质相同的公开资料,如已发表的论文、在先公开的专利文献、产品宣传册等。
2. 能表明专利缺乏创造性的证据,像其他类似技术领域中解决相同技术问题的不同技术手段对比材料,说明该专利技术并非是对现有技术的创造性改进。
3. 若涉及专利说明书不清楚等问题,要有相关说明无法实现该专利技术方案的证据,例如技术方案存在矛盾表述、关键参数缺失致无法实施等方面的证明。
总之,需围绕专利无效的法定理由准备相应证据,以支持立案请求,促使专利复审委员会对该专利的有效性进行审查。
以上是关于授权专利和受理专利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