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属于刑事犯罪吗
一、食品安全属于刑事犯罪吗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但并非所有食品安全问题都构成刑事犯罪。
在我国,若行为严重危害食品安全,违反刑法相关规定,就会构成刑事犯罪。如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另外,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然而,如果食品安全问题情节较轻,未达到刑法规定的入罪标准,则不构成刑事犯罪,而是可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比如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所以,判断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属于刑事犯罪,要依据具体行为和情节,对照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二、犯食品健康安全罪怎么判
犯食品健康安全相关犯罪,不同情形量刑不同。主要涉及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规定处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院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事实、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精准适用刑罚。
三、市民哄抢过期食品犯法吗
市民哄抢过期食品的行为是否犯法,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若哄抢行为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规定,扰乱公共秩序、侵犯公私财物等行为,可处警告、罚款或行政拘留。哄抢过期食品可能被认定为扰乱公共秩序或侵犯他人财物的行为,即便食品已过期,但所有权仍受法律保护,随意哄抢会破坏社会秩序和物品管理秩序。
若哄抢情节严重,比如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导致他人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等,则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聚众哄抢罪。此罪是指聚集多人,公然哄抢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即便食品过期有一定特殊性,但只要符合聚众哄抢罪的构成要件,就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若因食用哄抢的过期食品导致身体不适,哄抢者难以向食品所有者主张赔偿,自身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以上是关于食品安全属于刑事犯罪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