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纳金的法律规定是多少

2025-08-29 05:40:49 法律知识 0
  滞纳金的法律规定是多少?滞纳金法律规定因领域和法规而异。税收征管中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行政处罚每日按罚款数额百分之三加罚;民事合同约定的滞纳金在不违法违规和公序良俗时依约执行,过高或过低可请求调整,具体比例依规定或约定确定。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滞纳金的法律规定是多少

   滞纳金的法律规定因不同领域和具体法律法规而异。

   在税收征管方面,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在行政处罚领域,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在民事合同中,如果合同双方约定了滞纳金条款,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依约定执行。但需注意,若约定的滞纳金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调整,一般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

   总之,滞纳金具体比例需依据相应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确定。

   二、滞纳金的法律规定上限是多少

   滞纳金的法律规定上限在不同法律场景下有所不同。

   在税收征管领域,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并没有明确的上限规定。

   在民事合同领域,若合同双方约定了滞纳金条款,本质类似违约金。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若约定的滞纳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一般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通常以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为宜。

   在行政强制领域,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三、法律可以收滞纳金吗

   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不按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相对人,课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的方法。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下,是可以收取滞纳金的。

   税务领域,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社会保险方面,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不过,收取滞纳金需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行政机关要履行告知义务等。并且,若当事人对加收滞纳金的行政行为不服,有权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滞纳金的法律规定是多少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