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合同中有哪些坑
一、旅游合同中有哪些坑
旅游合同中常见的“坑”有以下几方面:
1. 行程安排模糊:合同对旅游景点、游览时间等描述不清晰。比如只写了游览某景区,但未明确具体景点和停留时长,旅行社可能压缩游览时间,增加购物时间。
2. 费用问题:
- 隐瞒额外收费项目,合同标明的费用看似包含所有,实际旅途中会以各种名义收取额外费用,如景区小门票、观光车费用等。
- 退款规则不合理,消费者因个人原因取消行程时,旅行社规定的高额退款扣除比例,可能使消费者损失大部分费用。
3. 住宿交通标准不明:合同只写“酒店住宿”,未明确酒店星级、位置等;交通方面,未说明交通工具的档次、型号等,旅行社可能降低标准。
4. 购物安排陷阱:虽行程单上标明购物点,但可能存在强制购物情况;或安排大量购物时间,影响正常旅游行程。
5. 违约责任不对等:对旅行社违约的赔偿责任规定较轻,而对消费者违约的赔偿责任规定较重,消费者维权难度大。
签订旅游合同时,要仔细审查各项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对模糊表述及时要求旅行社解释并写入合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旅游合同可以注销吗
旅游合同可以注销,在法律上,“注销”通常表述为解除。旅游合同的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条件,当条件成就时,一方或双方可行使解除权。比如旅游合同中约定,若因不可抗力导致旅游行程无法正常进行,双方可解除合同。另外,双方也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是依据法律规定行使解除权。根据相关法律,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方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另一方也能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三、旅游合同有哪些性质
旅游合同具有以下性质:
1. 双务合同:旅游合同中,旅行社有义务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包括安排交通、住宿、餐饮、游览等项目;游客则有义务向旅行社支付相应的费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相互对应,形成双务关系。
2. 有偿合同:游客获取旅行社的旅游服务,是以支付一定的费用为代价的。这种费用通常包括了旅游过程中的各项开支以及旅行社的服务报酬,体现了旅游合同的有偿性。
3. 诺成合同:一般情况下,当游客和旅行社就旅游服务的内容、价格、行程等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时,旅游合同即成立,而无需等到实际交付旅游服务或费用才成立。
4. 不要式合同:旅游合同的订立不以特定的形式为要件。虽然实践中通常会采用书面形式,但也可以通过口头形式订立。只要双方就合同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5. 混合合同:旅游合同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内容,涉及运输、住宿、餐饮、游览、导游等多个方面,融合了多种有名合同的特点,因此具有混合合同的性质。
以上是关于旅游合同中有哪些坑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