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侵犯动物罪怎么判的
一、人类侵犯动物罪怎么判的
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人类侵犯动物罪”这一具体罪名,对涉及动物案件的判决需依据具体情形和行为性质来确定。
若侵犯的是普通动物,通常按民事侵权处理。比如故意损坏他人饲养的宠物,宠物主人可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宠物价值、医疗费用等。
若侵犯的是国家保护动物,则可能触犯刑法。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会受到刑事处罚。根据犯罪情节轻重,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二、非法买卖禁售动物怎么判
非法买卖禁售动物的判决需依据具体情况而定。禁售动物一般指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涉及罪名主要是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
根据相关法律,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定,会综合考虑交易的动物种类、数量、价值等因素。例如,交易的动物濒危程度高、数量较多、制品价值巨大等,通常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
若买卖的并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但属于禁售的一般保护动物,可能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给予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若构成犯罪,也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动物犯法会被抓去坐牢吗
动物不会因“犯法”被抓去坐牢。法律是为规范人类行为而制定的社会规则,只对具有认知和控制能力的人类有约束力,动物不具备这种能力,不能成为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
当动物造成损害时,法律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比如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要承担侵权责任。若因第三人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可向动物饲养人、管理人或第三人请求赔偿。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野生动物伤人或破坏财物,不会对野生动物进行“处罚”,而是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如加强防范、控制种群数量等,以保障公众安全和生态平衡。所以,动物本身不会因所谓“犯法”被抓去坐牢,法律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因动物导致的损害及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人类侵犯动物罪怎么判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