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未签劳动合同犯法吗
一、单位未签劳动合同犯法吗
单位未签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若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例如,劳动者入职后,单位一直不签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这段时间,劳动者可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若满一年仍未签,就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遇到单位不签合同的情况,可与单位协商,要求签订合同并支付相应赔偿。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签订劳动合同要按手印吗
签订劳动合同不强制要求按手印。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这意味着,签字或者盖章都能使劳动合同产生法律效力,按手印并非必要条件。
在实际操作中,签字是常见的确认方式,能代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合同内容的认可。而按手印能进一步增强合同的证明力,在一些情况下可作为确认当事人身份和意愿的补充证据。例如,当签字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时,手印可作为有力的佐证。
不过,按手印也有一定要求,通常要用清晰、完整的指纹,以确保其可识别和验证。若劳动者因特殊原因无法签字,如手部受伤等,按手印可作为替代方式。
总之,签订劳动合同不一定需要按手印,签字或盖章足以使合同生效,但按手印可作为一种额外的确认手段。
三、不签劳动合同能买社保吗
不签劳动合同也能买社保。
劳动关系的建立不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唯一判定标准。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即使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社保是国家强制要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保障,目的是保障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其法定义务,不能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逃避。
在实际操作中,社保经办机构在办理社保缴纳手续时,主要依据用人单位提供的员工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并非仅以劳动合同为依据。
不过,虽然不签劳动合同也可买社保,但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会使用人单位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等法律风险,同时也不利于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所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以上是关于单位未签劳动合同犯法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