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员工不签会怎么样
一、劳动合同员工不签会怎么样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会产生不同情况与后果。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若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员工仍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需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若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若员工仍不签订,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若满一年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所以,员工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及时按照法律规定处理,避免法律风险;而员工也应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是对自身权益的保障,拒绝签订可能会丧失相应保障并影响后续权益维护。
二、劳动合同不签会怎么样处罚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会面临相应处罚。
其一,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对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合同的一种经济惩罚,目的在于督促其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保障劳动者权益。
其二,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者职业稳定有较大保障,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关系。
对于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应依法支付劳动报酬。若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需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合同,若劳动者仍不订立,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其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三、不签劳动合同多久起诉有效
不签劳动合同的起诉时效需结合具体诉求确定。若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或从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倒推一年,按月计算。只要在该时间段内,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主张权利,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
若以未签劳动合同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并主张经济补偿,仲裁时效同样为一年,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计算。若在仲裁时效内申请仲裁,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支付经济补偿情形,劳动者可获得相应补偿。
若涉及其他与未签劳动合同相关的争议,也需在规定的仲裁时效内提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起诉。建议劳动者及时收集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员工不签会怎么样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