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是什么分配
一、发明专利是什么分配
1. 发明专利的归属:
如果是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职务发明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2. 专利授权后的分配:
对于职务发明,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单位可以自行实施该专利技术,也可以许可他人实施,并从中获得收益,收益一般归单位所有。
非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发明人或设计人。他们可以自行决定实施该专利,也可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从而获取相应利益。
3. 合作完成的发明专利: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
获得专利权后,合作各方按照约定分配利益;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各自的贡献分配。
二、发明专利分几类类别
发明专利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产品发明:是关于新产品或新物质的发明。例如,一种新型的电子产品、一种新的化学合成材料等。产品发明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产品的关键部件。
2. 方法发明:指的是制造产品或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方法。比如,一种新的生产工艺、一种改进的算法等。方法发明包括了制造方法、使用方法、通信方法等多种类型。
3. 用途发明:是对已知产品或方法提出的新的用途。例如,发现一种现有药物可用于治疗新的疾病。用途发明需要证明该新用途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
不同类型的发明专利在申请流程、保护范围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准确判断发明所属类别,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专利申请和维护权益。
三、发明专利估价怎么算
发明专利估价没有固定公式,需综合多因素考量:
1. 技术价值: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越强,价值越高。若能解决行业关键难题,价值显著。
2. 市场前景:所在领域市场规模大、增长潜力足,专利价值高。如新兴科技领域相关专利。
3. 法律状态:稳定性好、无侵权纠纷隐患的专利更具价值。
4. 开发成本:研发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会影响估价。
5. 实施效益:预期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如增加收入、提高效率等。
6. 竞争优势:相比同类技术或专利,独特优势越突出,价值越大。
7. 交易情况:类似专利近期交易价格可作参考。
可通过专业评估机构,运用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等评估方法,综合确定发明专利价值。
以上是关于发明专利是什么分配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