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程序规定有哪些

2025-09-04 23:20:44 法律知识 0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规定有哪些?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委托医学会鉴定,提交申请书、病历等材料。医学会审核受理,通知补充材料,随机抽专家组成单数鉴定组,组织双方陈述答辩,专家分析讨论后书面出具鉴定结论。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医疗事故鉴定程序规定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规定如下:

   1.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向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

   2. 提交材料:包括申请书、相关病历资料等。病历资料应客观、真实、完整,能反映医疗过程。

   3. 医学会受理:医学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并通知双方提交鉴定所需其他材料。

   4. 组成鉴定组:医学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人数为单数。

   5. 组织鉴定:双方按要求陈述、答辩,专家根据相关规定和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出具鉴定结论。鉴定结论以书面形式作出,包括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事故等级及责任程度等。

   二、医疗事故鉴定费用谁承担责任

   1.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3. 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费用的负担按照以上原则确定。重新鉴定时,由申请方重新缴纳鉴定费。

   4. 鉴定费用最终由责任方承担。如果双方都有责任,按责任比例分担。若医疗机构确有过错导致医疗事故,鉴定费通常由医疗机构承担;若患者存在过错导致鉴定结果不利于其主张,可能需承担部分或全部鉴定费。

   三、4级医疗事故对医生处罚多少

   1. 4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

   2. 对于发生4级医疗事故的医生,处罚并非固定金额。处罚方式多样,包括警告、暂停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证书等。具体处罚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如事故的具体情形、医生的过错程度、医院内部规定以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裁量等。

   3. 一般来说,警告较为常见,若情节稍重可能暂停执业活动一定期限,严重的才会吊销执业证书。经济赔偿方面,医生所在医疗机构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数额根据患者实际损失确定,并非直接对医生处以固定金额罚款。但医院可能会根据内部规定,对涉事医生进行一定经济处罚,金额通常视医院自身情况而定。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程序规定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