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啥区别
一、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啥区别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主要有以下区别:
1. 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者需符合法定年龄等条件。劳务合同主体较灵活,可以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或法人与自然人之间。
2. 法律关系不同: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成员,需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双方是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劳务合同建立的是民事劳务关系,双方是平等主体,不存在隶属关系。
3. 待遇不同: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享有工资、奖金、福利等劳动报酬,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工资支付周期有法律规定。劳务合同报酬则由双方协商确定,支付方式和时间也较灵活。
4. 保障不同: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劳动者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方面的权益。劳务合同中,提供劳务者一般自行承担风险,双方可约定是否购买商业保险。
5. 适用法律不同: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劳务合同受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规范调整。
二、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如何区分的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可从以下方面区分:
- 主体:劳动合同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劳务合同主体可以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或法人与自然人之间。
- 法律关系: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用人单位需承担缴纳社保等法定义务;劳务合同建立的是民事合同关系,受民法调整,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双方权利义务主要由合同约定。
- 工作管理:劳动合同中,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接受其管理和监督,具有从属性;劳务合同中,提供劳务者相对独立,一般只需按约定完成工作任务,不受另一方的管理和约束。
- 报酬支付:劳动合同的工资支付有规律性,通常按月支付,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务合同的报酬支付方式较灵活,可一次性支付或按阶段支付,金额由双方协商确定。
- 风险承担: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一般按工伤处理,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劳务合同中,提供劳务者在工作中受伤,一般根据双方过错承担相应责任。
三、个体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辞职呢
个体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辞职方法如下:
第一,若在试用期,提前三日口头或书面通知个体雇主即可离职。虽然未签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此阶段离职相对简便。
第二,若已过试用期,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以书面形式通知个体雇主,提前三十日告知其辞职意向。这是正式的离职程序,给予雇主一定时间安排后续工作。
第三,鉴于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还可主张相应权益。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可在离职时与雇主协商此补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收集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个体未签合同不影响劳动者正常辞职,同时劳动者还能依法争取自身应得的赔偿。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啥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