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二审判决后要多久才能进入执行程序
一、法院二审判决后要多久才能进入执行程序
法院二审判决后进入执行程序的时间,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二审判决为当庭宣判的情况。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判决书送达后,若当事人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内未自觉履行义务,履行期届满后,胜诉方即可在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是二审判决为定期宣判的情况。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同样,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届满后,若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权利人可在两年内申请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执行的两年期间为除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总之,二审判决生效且履行期届满后,符合条件即可申请进入执行程序。
二、法院二审判决后多久内执行有效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自判决送达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关于执行的时间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申请执行的期间。一般情况下,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是执行立案时间。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执行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予以立案。立案后,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申请执行有期间限制,但如果存在法定的中止、中断事由,申请执行期间会相应变动。当事人应及时关注自身权益,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执行,以确保判决得以有效执行。
三、法院二审判决后多久内执行生效
法院二审判决的生效及执行时间,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民事二审判决。一般情况下,二审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生效。具体而言,判决书应当在送达最后一方当事人之日起生效。从生效之日起,若履行期届满,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权利人即可在两年内向一审法院或者与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例如,判决要求义务人在生效后10日内履行付款义务,若其未履行,10日期满后,权利人可在两年内申请执行。
二是刑事二审判决。判决作出后即生效,交付执行机关执行。对于需要收监执行刑罚的罪犯,应当立即收监执行;对于缓刑等非监禁刑,按规定交付相关部门执行。
三是行政二审判决。同样是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生效,生效后若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以上是关于法院二审判决后要多久才能进入执行程序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