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什么关系

2025-09-08 05:41:47 法律知识 0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什么关系?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劳动法是劳动领域基本法,内容广泛;劳动合同法聚焦劳动合同制度。处理相关问题优先用劳动合同法,未规定则用劳动法,二者共同保障权益、维护秩序。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什么关系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其内容广泛,涵盖就业促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等多个方面,是劳动领域的基本法。

   劳动合同法主要聚焦于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环节作出详细规定,旨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在适用上,当处理劳动合同相关问题时,优先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劳动合同法未作规定,则适用劳动法。例如,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试用期等方面,劳动合同法有专门规定;而在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职业培训等劳动法有规定但劳动合同法未涉及的内容上,就需依据劳动法。两部法律相辅相成,共同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地位区别

   《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地位有所不同。

   《劳动法》是劳动领域的基本法,是全面规范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综合性法律。它覆盖了劳动就业、劳动合同、工资、工时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领域各个方面,为整个劳动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对劳动领域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作出了全面规定,在劳动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

   《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特别法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聚焦于劳动合同这一核心内容,专门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相较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主要解决劳动合同相关问题,目的在于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当两者规定不一致时,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优先适用《劳动合同法》。但《劳动合同法》未作规定的事项,仍适用《劳动法》相关规定。

   三、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及法律救济

   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规定,以下情形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劳动合同是否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通常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合同效力有争议时,可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当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法律救济途径如下:

   其一,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劳动报酬确定。

   其二,合同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一方应承担赔偿责任。如用人单位存在欺诈行为致合同无效,给劳动者造成损失,需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其三,若合同部分无效且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其他部分仍有效,双方应继续履行有效部分约定。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是什么关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