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如何计算的呢
一、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如何计算的呢
著作权保护期限因权利类型不同而有别:
1.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 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4. 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二、著作权的财产权保护期是多少年
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因作品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1. 一般情况下,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及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2.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3. 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三、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 行为具有违法性:实施了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行为,如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他人作品等。
2. 有损害事实:对著作权人造成了损害,包括财产损失、精神损害等,如因侵权导致著作权人作品销量下降、声誉受损等。
3.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即侵权行为直接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如因他人未经许可传播作品,使得著作权人经济利益受损。
4. 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行为违法仍为之;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而未预见或虽预见但轻信能避免。例如,出版社明知书稿版权有问题仍出版,属于故意侵权;而因疏忽未审查清楚稿件版权情况就出版,则可能构成过失侵权。
以上是关于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如何计算的呢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