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手机故意损坏怎么判
一、抢手机故意损坏怎么判
1、如若被抢夺之手机价值超越500元,实施这一行为的主体将根据抢夺罪的具体判罚机制而承担相应责任。
关于抢夺罪的判罚机制如下:抢夺公私财物非法所得金额达到一定规模者,需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还可能伴随有罚金的处分;额度巨大,或涉及严重违法情节者,则需处以三年至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接受罚金的处罚;当非法所得金额尤甚巨大,或涉及极为严重的违法情节时,则需承受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惩罚,同时也要承担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后果。
2、倘若抢夺行为致使受害人遭受轻微伤害,则实施该行为的主体需要依据故意伤害罪的判罚机制来承担法律责任。
故意伤害罪的判罚机制如下: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者,需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他人造成重伤者,需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他人造成死亡或者使用极其残忍手段使他人重伤并导致严重残疾者,需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严厉惩罚。
3、若行为人在抢夺过程中故意破坏他人财物,那么这种行为将构成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两个罪名。
针对这类行为,应采取数罪并罚的方式进行处理,即将两罪的总和刑期作为基础,在数个刑期中选择最高刑期,再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决定最终的执行刑期。
二、抢手机不让报警是什么罪
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强取受害者所使用之通讯设备以及阻止其进行报警行为,可被纳入故意伤害罪的范畴之内。这种强迫行为可能成为故意伤害行动中的一环,当犯罪者企图通过这一方式妨碍受害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之时,如尝试报警等,那么这种行为便有可能被视为是整个故意伤害事件的组成部分。若是行为人强行抢夺并阻止受害者试图进行的报警举动,并非以非法占有受害者财物作为主要动机,那么这样的行为其实质上便是对受害者人身权益进行侵害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最高可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
构成此项罪名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犯罪嫌疑人的确实施过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并且已经给受害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在上述强取手机阻碍报警的情景里面,如果行为人使用暴力手段进行抢夺行为,进而导致受害者身体上受到了实质性的损害,那么就极有可能被判定触犯故意伤害罪行。
三、抢别人手机什么罪
1、对于实施抢夺行为者,如涉及手机等物品,则应按抢夺罪予以判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相关规定,抢夺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或多次进行此类行为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罚金;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而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如果犯罪分子在实施抢夺过程中携带了武器,那么其行为将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2、同样地,对于实施抢劫行为者,如涉及手机等物品,也应按抢劫罪予以惩处。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抢劫公私财物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但若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1)进入他人住所进行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进行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导致他人重伤、死亡的;
(6)假扮成军警人员进行抢劫的;
(7)持有枪支进行抢劫的;
(8)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以上是关于抢手机故意损坏怎么判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