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终止劳动合同能有赔偿吗
一、工伤后终止劳动合同能有赔偿吗
工伤后终止劳动合同是否有赔偿需分情况来看。
若工伤职工处于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否则属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若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其中,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同样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所以,工伤后终止劳动合同大概率会有赔偿,具体赔偿项目和标准要依据工伤伤残等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确定。
二、劳动合同续签应该提前多少天签
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劳动合同续签需提前多少天。续签事宜主要取决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协商。
通常情况下,为保证劳动关系稳定衔接,用人单位会在原劳动合同到期前一段时间与劳动者沟通续签。实践中,提前30天至60天较为常见。提前足够时间协商,用人单位可做好人员安排规划,劳动者也有时间考虑是否续签,能充分保障双方权益。
若用人单位在原劳动合同到期后才提出续签,而劳动者同意续签,双方需及时补签。不过若超过一个月未续签书面劳动合同,根据规定,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若用人单位决定不续签,应按照工作年限给予劳动者相应经济补偿。
三、终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平均工资
终止劳动合同赔偿平均工资的计算方式需依据具体情形而定。
若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若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照上述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计算平均工资时,应包含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以上是关于工伤后终止劳动合同能有赔偿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