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判决不公怎么办
一、二审判决不公怎么办
若认为二审判决不公,可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救济:
一是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需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存在法定特殊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申请再审时,应提交再审申请书等相关材料,阐明再审理由,如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
二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人民检察院对生效判决、裁定有监督职责,若当事人认为二审判决不公,可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会依法向法院提出。
三是若涉及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有违法违纪行为,可向相关纪律监察部门举报,若查证属实,相关部门会依法依规处理。
二、二审判决不公应该到哪个部门投诉
如果认为二审判决不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救济:
一是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阐明申请再审的事实与理由,比如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或者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法定情形。
二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当事人若认为二审判决存在错误,可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检察院经审查后,若认为符合法定情形,可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或者依法提出抗诉。
三是向相关的信访部门反映情况。信访部门会对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和转办,促使相关部门对案件进行复查和处理,但信访一般是作为一种补充途径,最终的解决仍需通过法定的司法程序。
三、二审判决不公如何处理
若认为二审判决不公,可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救济:
一是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请再审需符合法定情形,比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原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当事人应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特殊情况可延长。
二是向检察机关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当事人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若检察机关认为二审判决确有错误,会依法向法院提出抗诉,法院应当再审。
需注意,申请再审和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都需提供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以上是关于二审判决不公怎么办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