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被侵权怎么赔钱
一、专利被侵权怎么赔钱
专利被侵权,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例如,因侵权导致产品销量下降,损失的利润可作为赔偿依据。
若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比如侵权产品的销售数量及利润情况。
若上述两者都难以确定,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此外,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律师费、调查费等。
二、什么叫专利诉讼管辖
专利诉讼管辖指的是确定在哪些法院可以提起专利相关诉讼。
首先,级别管辖方面,一般专利纠纷的一审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其次,地域管辖上,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再者,对于专利产品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实施地,以及进口产品的卸货港所在地等都可能成为侵权行为地。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专利方法侵权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确定管辖。明确专利诉讼管辖,有助于当事人准确选择合适法院提起诉讼,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法院高效、公正地处理专利纠纷案件。
三、没有销售专利侵权吗
没有销售行为也可能构成专利侵权。
1. 制造专利产品即构成侵权。即便未进行销售,但私自制造他人享有专利权的产品,会侵害专利权人的权利。
2. 使用专利方法同样侵权。比如未经许可运用专利方法进行生产等活动,不论是否有销售环节。
3. 进口侵权产品也是侵权行为。将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产品进口到国内,即便不销售,也损害了专利权人的利益。
4. 为生产经营目的的许诺销售也在侵权范畴。例如以做广告、在商店橱窗中陈列等方式作出销售侵权产品的许诺,虽未实际销售,也构成侵权。
总之,专利侵权行为不限于销售,制造、使用、进口、许诺销售等行为,在符合条件时都可能被认定为专利侵权。
以上是关于专利被侵权怎么赔钱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