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疗事故案子怎么处理的

2025-09-13 06:21:03 法律知识 0
  医疗事故案子怎么处理的?处理医疗事故案子一般流程为:及时固定病历等相关证据;医患双方共同申请医学会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若为医疗事故则协商赔偿;可申请卫生行政调解或诉讼,需提供证据;各环节都要遵循法定程序。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医疗事故案子怎么处理的

   处理医疗事故案子,一般如下:

   1. 及时固定证据:患者及家属要尽快封存病历、检查报告等相关资料,以防止医疗机构篡改。同时注意收集与医疗过程相关的其他证据,如诊疗记录、收费票据等。

   2. 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双方共同向医学会提出申请,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等级等。

   3. 协商赔偿:若鉴定为医疗事故,医患双方可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

   4. 调解: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调解或诉讼过程中,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及该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5. 遵循法定程序:无论是协商、调解还是诉讼,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如何鉴定是不是医疗事故

   鉴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按以下步骤:

   1.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或卫生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组织鉴定。委托时要提交相关病历资料等。

   2. 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3. 专家鉴定组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

   4. 依据鉴定结论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若构成,医疗机构需承担相应责任,赔偿患者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需注意,并非所有医疗纠纷都是医疗事故,具体以专业鉴定结论为准。

   三、怎样鉴定是不是医疗事故

   鉴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从多方面考量。

   首先,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比如未严格遵守手术操作流程等。

   其次,审查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若患者出现不良后果,但与医疗行为并无关联,则不属于医疗事故。

   再者,判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无过错。这包括是否尽到充分的告知义务、诊疗注意义务等。

   一般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确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依据相关证据和规定进行综合评判。若鉴定为医疗事故,医疗机构需承担相应责任,如赔偿患者损失等。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案子怎么处理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