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不给结工资怎么办劳动法

2025-09-16 16:20:31 法律知识 0
  不给结工资怎么办劳动法?用人单位不给结工资,劳动者可依劳动法维权。先与单位协商并保留证据,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能向仲裁委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起诉,维权中要收集保存相关证据。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不给结工资怎么办劳动法

   若用人单位不给结工资,劳动者可依据劳动法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要求其支付工资,并保留相关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

   其次,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其支付工资。投诉时需准备好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未支付的材料。

   再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应在规定时效内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作出裁决。

   最后,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整个维权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能证明劳动关系、工作时间、工资数额等方面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转账记录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资不发劳动法怎么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工资。

   2.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可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在规定时效内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拒不执行支付令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等,均需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支付赔偿金。

   三、劳动法的月工资怎么界定

   劳动法中月工资指劳动者在正常出勤状态下,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支付的全部劳动报酬。以下要点需关注:

   第一,工资涵盖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计时工资依据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工资标准支付;计件工资按劳动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奖金是对劳动者超额劳动或特殊贡献的奖励;津贴和补贴用于补偿特殊工作环境或额外劳动消耗;加班加点工资是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工作的报酬;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如病假工资等。

   第二,月工资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职工福利和职工教育费用等。这些费用属于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的其他待遇,并非工资范畴。

   第三,确定月工资时,应参考劳动合同约定。若劳动合同未明确约定,可按照集体合同规定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集体合同未规定,则实行同工同酬。此外,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以上是关于不给结工资怎么办劳动法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