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行贿罪可以追究刑事吗
一、行贿罪可以追究刑事吗
行贿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行贿罪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也以行贿论处。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所以,行贿罪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受贿退还了还要判刑吗
受贿后退还财物仍可能被判刑,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若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上交,不认定为受贿。“及时”意味着主观上无受贿故意,客观上迅速退还或上交,如因当场无法拒绝,事后第一时间退还。
若受贿者已构成受贿罪既遂,即便退还财物,也不影响定罪,但在量刑时可酌情考虑。司法实践中,受贿人出于逃避法律制裁、掩饰犯罪等原因退还财物,仍要承担刑事责任。退还行为可视为悔罪表现,法院量刑时会结合受贿数额、情节等因素,适当从轻处罚。
例如,受贿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重情节,主动退还且情节轻微,可能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受贿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即便退还,仍会依法判刑。总之,受贿后退还财物不必然免除刑事处罚。
三、行贿是否导致合同无效
行贿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要判断行贿行为下合同的效力,需依据具体情形及相关法律规定分析。
根据《民法典》,若行贿行为致使合同存在以下情形,则合同无效:一是合同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利用行贿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合法权益,此时合同因违背公共利益和诚实信用原则而无效;二是行贿行为使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
然而,若行贿行为仅为一方获取交易机会而实施,且合同本身不存在上述无效情形,同时合同履行未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也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那么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不过,行贿方可能需承担相应的行政或刑事责任,但不影响合同在民事层面的效力。
总之,行贿与合同效力之间的关系需综合考量合同具体情况、行贿情节及法律规定等多方面因素来判定。
以上是关于行贿罪可以追究刑事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