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如果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2025-09-17 13:00:59 法律知识 0
  如果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采取措施维权。先收集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还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协商和投诉无果可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起诉。要及时行动避免超时效。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如果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1. 收集证据: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银行流水、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能为后续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2. 要求支付双倍工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可与单位协商支付事宜。

   3.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查证属实,会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4. 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和投诉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补签劳动合同等。

   5. 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应及时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超过仲裁时效。

   二、劳务合同劳动合同区别大吗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区别较大,具体如下:

   - 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劳务合同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也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

   - 法律关系不同: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需遵守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劳务合同中,双方仅为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提供劳务一方无需成为另一方成员,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 劳动风险承担不同: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风险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务合同中,提供劳务一方自行承担工作过程中的风险。

   - 报酬支付方式不同:劳动合同的工资支付通常有规律性,按月支付。劳务合同的报酬支付方式多样,可一次性支付、按阶段支付等。

   - 适用法律不同:劳动合同主要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调整。劳务合同主要受《民法典》调整。

   综上所述,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三、劳务合同劳动合同区别在哪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体:劳动合同主体特定,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劳务合同主体则较为宽泛,双方可以是法人、自然人或组织之间。

   2.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调整,侧重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务合同主要依据《民法典》等民事法律,遵循意思自治。

   3. 主体关系: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隶属关系,需遵守单位规章制度,接受管理。劳务合同双方是平等主体,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4. 待遇:劳动合同下,劳动者享有工资、奖金、福利等劳动报酬,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务合同的报酬由双方协商确定,支付方式灵活。

   5. 保障:用人单位须为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劳务合同中,除双方另有约定,单位无义务为提供劳务者缴纳社保。

   6. 解除方式:劳动合同解除需遵循法定程序和条件。劳务合同解除则依据双方约定,较为灵活。

   以上是关于如果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