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同是否无效的确认权
一、合同是否无效的确认权
合同是否无效的确认权通常由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行使。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这两类主体有权对合同的效力进行评判并作出合同无效的认定。这是因为合同效力的判定涉及到对法律条文的准确理解和适用,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司法裁判权。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依据诉讼程序,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对合同纠纷进行审理,判断合同是否存在无效情形。仲裁机构则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按照仲裁规则对合同争议进行裁决,确定合同效力。
一般情况下,合同双方当事人不能自行确认合同无效。如果一方认为合同无效,需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或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来解决。这有助于保证合同效力认定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统一性,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合同是否无效的最终确认权属于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
二、合同无效能请求撤销吗
合同无效与请求撤销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合同无效后不能请求撤销。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存在法定无效情形,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这些法定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其效力自成立时起就不存在,无需经过撤销程序。
而合同撤销是指因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只有在撤销后才自始无效。
所以,合同无效的情况应依据无效的法律规定来处理,不能再请求撤销。当事人可主张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什么样的合同法无效了
根据法律规定,存在多种情形的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合同的行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例如双方为了逃避债务而虚假签订的买卖合同,并非真实的交易意思。
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这里强调的是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部门规章等一般不导致合同无效,但如果违反规章同时导致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也可能无效。
四是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比如签订以限制他人基本人身权利为内容的合同,就违背了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
五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比如,买方和卖方恶意串通,压低价格损害第三方债权人的利益。
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此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合同是否无效的确认权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