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什么的合同是无效
一、什么的合同是无效
以下几种情形下的合同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例如为了逃避债务虚假签订的买卖合同,这类合同并非双方真实意愿,不具有法律效力。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如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所签订的合同,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例如约定有违社会公德、损害公共利益的合同。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比如公司股东与他人恶意串通签订合同,损害公司其他股东利益。
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二、合同无效是否解除
合同无效后不存在解除问题。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
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当然无效。自始无效即合同从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当然无效指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是否知道,也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合同都当然无效。
而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解除的前提是合同为有效合同。
所以,合同无效是法律对合同效力的否定性评价,其效力自始就不被法律所承认,不需要通过解除合同的方式来终止合同关系。对于无效合同,当事人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哪些委托合同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种委托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若当事人一方采用欺骗或强迫方式,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签订委托合同,且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委托人与受托人勾结,为谋取私利而签订损害国家、集体或其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不具法律效力。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例如,通过委托合同形式掩盖非法交易行为,该合同无效。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若委托合同内容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等,会被认定无效。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内容与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条款抵触,自然无效。
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委托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无效。
判断委托合同是否无效,需依据具体情况,结合法律规定综合考量。
以上是关于什么的合同是无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